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杜甫不僅在詩中如實紀錄時事,並且有著史家的褒貶精神,具有高度的愛國愛民的精神使得他有「詩聖」的稱號。他的詩內容悲天憫人、關懷家國民生。藝術技巧方面,杜甫不但古體、近體皆精,而且手法純熟精湛。布局綿密,文字錘煉,變化多端,推陳出新,影響當代與後世詩人,達到超凡入聖的境地。

他的詩風體現了儒家憂國憂民,關懷民間疾苦的精神,所以亦有「詩史」的稱號,是指他的詩歌反映現實,客觀而典型,有歷史價值。。

他的詩善於對現實生活作出典型的藝術概括,寓主觀於客觀,把對話的運用和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都貫注到詩的創作裡,為後來的詩建立獨特的風格,亦懂得採用俗語而發揮極高的藝術技巧,難怪成為詩壇的楷模。


「石壕吏」一首,內容與唐時情況分析當時的歷史和現實價值,可見詩史的美譽。其中憐惜百姓之苦,亦深具「詩聖」的美譽,讓讀者知道從安史亂起,到中間一段時間本來可以平定亂事,卻由於朝廷處事不當,導致鄴城大戰,百姓便要承受這些結果。他寫出民間的疾苦,為他們說出心聲。這種記述事情的筆法,非常準確、客觀,評論中肯而不誇張,把事情如實記載,所以為後世稱譽有詩史的美名。

詩以敘事方式寫詩,用第一人稱手法,再加入作者的旁白。作者心情矛盾,他同情百姓,斥責官吏,在男丁全無可捉的情況下,仍然要老婦人往軍隊做炊事,分明不體恤民生。戰爭令許多壯丁都犧牲了,而這些都因為朝廷的處事不當。杜甫責備了朝廷,再敘述三男往當兵士,老婦仍然往備晨炊中,讚揚了百姓為國事的精神,這裡作者充份表現出作者具有文責的精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