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三看吳冠中

第一次到香港藝術館看他的畫,其實對他沒有什麼認識。不過是學人家附庸風雅一番而已。

第二次與朋友一起,發見自己看畫的能力,竟然不及一個沒有學過畫畫的人。汗顏!

今日第三次專誠再去看畫,大師己經仙遊了。望著館入的每一幅畫,想著畫家踵逝猶生,只覺人是該把握在世的每一分,每一秒的。



花園街小風景

搭訕

一天傍晚,我在行人天橋上拍了姆張萍燈初上之下的小攤販的照片。

忽然發現有一位揹著大袋的女子原來已經站在其中一個攤販旁邊好久好久了, 久的連我自己都厭煩了, 不想看她為什麼可以站的這麼久了。

肥妹賣T-裇

「十二塊半一件,多一個X(加大號),要多付二塊錢。」

朋友說:「現在都會得多賺了,以前是大小同價,不必多付二塊的。」人都要吃飯的呀,否則,人為了什麼而活?生活把人的要求都改變了。

「別要把透明膠袋拆開呀......要什麼公仔圖樣,自己找呀。」語氣是絕對肯定,也沒有一點的客氣。

「她才不管你買不買呢,好像也不怎麼在乎的。」十二塊半錢一件的衣服,你還想要求有什麼樣的客戶服務?

「嗨,肥妹,我又來了,有什麼新花樣?有沒有那個二隻貓頭鷹的?我朋友要買。」

「自己找呀。」蠻不客氣的,也不在乎你是買還是不買。

那一次我們雖然找不到心頭好,卻與肥妹好好的打了一次招呼。

「以前都沒有這麼好的,這一次倒讓我在她旁邊的高腳椅上坐了好一會。」算是有了交情啦。

過不多時,我閑著沒事,又走過去攀交情了。

「喂,你朋友不是要找那三隻貓頭鷹的式樣嗎?這一次來了貨,不如你打電話問問你朋友要不要吧。」肥妹有關照,那敢不從?朋友又多買了一件一式一樣的衣服。

「你不是已經有了嗎?」

「唏,這個花樣好看嘛。而且衣服洗滌多了會起毛走色,不如多買一件好了。」

又一日的黃昏,我倆又路過,女人逛街,那有不東看西看的?

「喏,說好了,我們今天只是來買小毛巾而已。」

「我要這件青綠色的單車妹。」

「不成,我才剛掛上去,要襯顏色,裝點檔口(店面),不賣。」

第二天朋友急call:「快去替我把那青綠色的,有單車妹圖樣的買回來。今天我穿了上班,同事們都說很漂亮呀。」

再去問店主肥妹:「都跟你說這個顏色通通賣完了,這件不賣啦。」

「!!!!!」

真是各施各法,各有所好,她的生意還不錯呢。

「再找不到文職工作,我乾脆跟你擺檔算了。」

「也要常常讓客人罵,很受氣的。」

「什麼工作不受氣?我們雖說是幹文職的,也不過是收那麼七千多元,老闆們總是要你上天下地,無所不能的,還不如到這裡幹點買賣,好省點腦筋。」

「那倒是,至少都有六千多元一個月。幹我們這一行,你這種年紀才吃香呢,這整條街都經常掛了牌子請人,全職或半天的都可以。」

「那好,什麼時候我也來跟你學做生意。」

職業無分貴賤,擺街檔賣T都自有她們的生活哲學和技藝。以前我們的父母親總想我們能夠讀書明理之餘,可以有高深的學問,再成為專業人士,最終目的是有更好的生活。能夠讀書識字是我們的幸福,可是並不代表我們一定有更高的求生技能。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活該他/她們寂寞

無論是對人對事,人大多數都是自食其果,自種其因的。所有後來衍生出來的,好或不好,歸根到底都是自己某一個時候,某一個空間做下的決定。所以,成功的人都不會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

Decision making, 從來都是很重要的。這個也是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學習到的不易道理。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把經驗轉化為生活

既然有關生活的一切,都是從工作中學習得來的,便要珍惜一切我們可以接觸得到,學習得到的。

4:1

Unfair ah! 是不公平呀!眾目葵葵之下,有不知多少對眼睛看著都沒有弄錯,就是球証看錯斷錯:「是不能改的,球賽進行中,一切服從裁判決定,也不能停下來作任何抗辯,這就是比賽規則。」把我們幾個看賽的女人氣瘋了,反而幾個男的氣定神閑。

為什麼?為什麼明明是英格蘭入了球都會輸?這就是遊戲規則了。沒有了這一球的爭議性,也不會有以後的談話資料。放而觀之,這也是人生的奧妙之處。世上無理由的事如此之多!說明公眾的眼睛都是作不得準的!!!!!!誰叫你不是球證!不是當權者!世事就是如此的了,其奈他何!

England lost!This is the result!

天下無新事。

從朋友家看賽事出來之後,遺憾是家中沒有有線電視,無法參與阿根庭對墨西哥的觀戰。

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Positive Gossips閑話的正面意義

每個人都會在人家的後面說評頭品足,說短道長,分別的是:能否產生正面效果的增進作用,對人對事都有所進益。否則都是沒有意義的純粹八卦而已。

所以我以前工作的時候,通常不先聽別人的,要自己瞭解事情的始末甚至當事人的為人之後才再作定論。

我愛小思--盧瑋鑾老師

太過不食人間煙火的文章,其實不是我那一杯茶,我總認為自己是追逐現世的俗物。所以一直都不是太讀得懂小思的文章,也不是她的粉絲。

看完了小思在明報專欄寫的第一篇世博文章,我開始投入小思的學識素仰了。

我總是認為,人要識時務才能生存,寫文章的人,更加要憧得更多的人情世故,外事外物,世界大事以至科學民生,才能豐富作者的生命和作品,啟發讀者的思維發展和產生共鳴和進步。

我們活著,就要吃點人間煙火呀。

面談對陣 Within the Interview Board

見工見得多了,倒是有一點點心得的。

要人家給你機會,還不如自求多福,提升好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學問。求人不如求己,人找工,工找人,不要把自我價值壓得太低而讓人家的氣勢壓在頭上,人家都有找不到適合可擔重任的時候。不要太過看輕了自己的能力和學問。對方找不到合適的人,是他們沒有眼光,走寶了。

「有些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做得好。」

「可是,若工作還沒有開始便畏難,並不會是一個好的員工。以前我在大學公關部工作的時候,有一位新來的女孩子,才上班兩天便馬上辭職。原來因為剛剛完成了一個大型的典禮項目,有大量的相片要分別記號入檔案,她怕以後都是幹這個,認為沒有前途,也不喜歡這種乏味的工作,根本不明白公關部門的工作並不止於此呀。在我來說,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學習意義,也各自有不同的樂趣,只要耐心發掘,總有他們積極性的一面。而當真的幹著較為單一的工作時,也可以同時讓自己的大腦稍為休息一下呢。」

「你有宗教信仰嗎?」

「?」

「基督徒是否不會說假話?」

「那也不一定。我們看事看人都不能標籤化。所以的並不太願意隨便告訴別人這一個答案:我是基督徙。」世上多的是口是心非的人。也因為有一位好朋友跟我說過:「有了宗教信仰的人,與以前是不同的。」

我心中仍有一份堅持:「我仍然是原來的我。我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自幼讀書求學問修養得來的。」

於是,本人非常誠懇的向主管人回答說:「以我的學識修養來說,若有虛言,閣下一定知之。而在日常工作之,說話不外乎是技巧與角度的問題而已。事實上,我哪用得著向人家說假話?我的學識素養,可以讓我手到拿來的,東拉西扯,逐層分析解說個明明白白。」

我心裡產生的問題是:到底你是想問我會談中所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抑或是想問我在工作的時候,能否接受願意睜眼說假話嗎?如所有的平民百姓所知道的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首要學會的本領便是在大白日光之下,指天誓日所說的都是清心直說,百分之一百二十是真話。

坐在肯得基家鄉鷄偷聽得來的故事 A common story heard from the Kendy

人物:二個在喝著茶聊天大男人。

我仔細打量過不停說著話的人,年紀不算太大,有點胖。

我坐在那位完全擔當一個聆聽安慰者的人的背後,只能肯家他該算是個老者了。

『海南女子,到了三十多歲以後,都希望自己的男人有個屋子,經濟環境好一點。』

『可是,她哥們在澳門工作,做的是何先生的項目,自然可以在這裡買個房子,那裡又買間屋子了,我哪能與他們比較?』

『......我又犯了個睡眠窒息症,下個星期要去廣華醫院揹(配戴)個機器了。』

『我哥跟我說:他老早替我想的好好的,家裡的房子若把名字轉給我,我便不能向政府申請任何福利援助,那我也不過是乾擁有一個屋子,其餘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反不如現在把家裡所有的單子都讓他繳付算了。我妻子與我都辦好了離婚手續,我哥怕我崩潰了,還帶我到澳門他工作的地方讓我開開眼界。我在賭場倒輸掉了三千元。』

『女兒後來又回我家同住,人家說都不過是因為我的居住環境較好而已。我回答說:不是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如此現實了吧?』

『聽說她租的房子不怎麼好,還擱著個洗衣機。要不是我以前給她的錢,她又把女兒戶口的錢都提走了,加起來總有三十多萬元,那能自己出去租房子住?』

『她的媽媽和姊姊們大概也都知道了這個小女兒已經與我分開了,要不然,以前都常常來香港住在我家裡,現在都沒有聲音了。她們以前對我倒是放心的,知道我有個環境不錯,又會照看著我的哥哥。』

『女兒有一天試探地跟我說:我的生活費用可否跟你要?』

『我跟她說呀:你既然是我的女兒,有什麼賬單,你只管拿來。我哥跟我說了,他老早打定主意,錢不會全給了他自己的女兒的,他是準備了錢替我供女兒唸書到大學的。』

『我跟你說呀,她要是回心轉意回來了,我還是一般的待她如珠如寶,不究既往的.....。』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

狡猾狐狸遇上笨猟人Clever fox met the stupid hunter!

感謝司徒華先生一言驚醒,與又笨又懶的猟人對壘,狐狸輸的仍然是想的不夠周全。天下又那有野獸可以嬴到人類的道理?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泰國之旅 Thai's trip on 15-19 June 2010


『怎麼?你以前沒有來過這裡嗎?』

那有什麼關係?一次管一次,我都不只是第一次到尖沙嘴碼頭看日落拍照片啦。

太陽實在猛烈,而且大家都可能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個號稱老虎樂園的遊樂場,結果我也不怕人家笑我大鄉里,照樣擺個post拍個樣板照,結果,我是同團唯一有這張美麗照片的團友。


媳板人

『喂,你幹麼完全沒有把導遊的說話聽進去?』

既然有個可以信任的好朋友在身邊,我便樂於當一個只管吃喝玩樂的紙板人了。

『要告誡朋友們,若然與你一起去旅行,一定要小心提防.....閣下是沒有靈魂出來的團友!』

後來另一個朋友都說:『我也是另一個紙板人而已!』


沒有跟大夥兒出發去珊瑚島,為的就是可以在既定行程之內,再擁有個人設計的玩樂節目。於是,我們擁有了一個悠閒的早上,可以兩個人一起在酒店的泳池晒太陽,游泳,欣賞外國女人美好的身段,投入外國家庭親子樂的風情,再進行與酒店營業員議價買沙灘巾的玩意。

最後又可以沿路走到沙灘,再去吃麥當奴雪糕和購物大行動,豐富不豐富?


從尖沙咀的祟光百貨逛到芭提雅百貨商場,一樣的活動,一樣的朋友,卻有不一樣的效果和心情。



天真的背後,隱藏的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折不撓,努力學習面對和克服。總有我天地耶!人要學會面對,放來,然後再上路,重新開始。活著就有明天。
Behind naive, hidden unchanged to life, learning to face and overcome. People should have to learn how to face, release, and then to restart again on the road. Living until tomorrow.




天下無新事,從高處看下去,哪裡都有不平事。
No new in the world. From the view of the high building, there are unfair elsewhere.









偶遇
吃過豬肝麵,再來杯凍好立克,再加一件咖ya多士,正想結賬起程到機場會合朋友。眼光在門前的大街一掃,竟然是一個熟悉的身子,正拿著一件三角形狀的朱古力蛋糕往嘴裡送。

我一時忘形,就往街上喊過去:『陳先生。』

對方是真的嚇了一大跳才走進來的。

『哪裡去?』

我順勢往身旁的大行李箱一指:『泰國芭提雅。』

『真的?』怎麼不真?

『不是告訴過你,我正待業家中,詢問過你的水果店要不要請人當個賣橙的嗎?』

一輪寒暄,書歸正傳:『唸了文學,可以幹什麼?』

『我現在都四十八歲了,還可以幹什麼?』

分別之後,我的心裡竟然想著一首老掉了的歌: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踪,塵沾不上心間,雲彩揮去卻不去,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奠牽掛,未記風波中英勇,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什麼時候我都成了女楚留香了啦。

深宵按摩記
『來泰國而早睡了不出來看看,會讓人家笑話的。』於是,我們舒舒服服的躺在店內,讓人家打著瞌睡地為我們服務,當收到我們的小費時,她又喜出望外地醒來,再次對生命充滿期待了。

我只看見旁邊的一個外國瘦長女人單獨在享受泰國人的按摩服務,到我們走了一圈回來時仍然在跟她的朋友通電話。

為了找米粉吃,我們在酒巴街上看到了芭提雅胖女郎扶著鋼管,在扭動她那腰肢跳舞。

朋友是良家婦女:『把在家裡都不穿的衣服都穿了出來。』

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的是:有這麼多無所事事的老老外在垂暮之年,尋找他們自己的生存價值。

吃....

人家進名店吃翅,我們轉個彎在街邊小攤販上坐下來,吃一碗泰式街邊米粉,再噶一杯泰國當地七十一店的特色飲品,末了還可以把玩從老板娘處拿來的冰塊戒指,你說合算不合算?我還厚著臉皮回到名店裡再補拍一張照片,實在太開心了!













為了完成任務,替家裡的兒子買板仔褲,朋友在商埸來回跑了三天,最後終於償願,一共買了三條才罷休。


捉棋的

在列隊入閘了,他居然還能單手托著棋盤,差點就可以站著捉完它了。

『我的娘子在哪?』剛才因為走失了妻子而遭到對方臭罵的小個子又自得其樂起來了。

『他呀,從來都沒有好好照顧我們,豈只是我?兩個女兒的手都沒有拖過。』各人都有不同的相處方式,恩恩怨怨,又豈是旁人可以明白的?

『我呀,七十年代偷渡到香港,本來打算去美國投靠叔父的,後來沒去,就去學製衣,每個分部都學會了,就自己做。在日本六年,幹的是廚房工作。又是一個靠著自己一雙手打拼天下的老實男子。

『我是絕對不會投資股票的,我有三十萬元,只會投資三元錢。』進取是不會的,財富卻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了。『現時擁有了五個房子六間店,再加一個老婆。』『我們都是沒有文化學識的人.....。』言語之間,不無遺憾與自卑,可見任是多麼狂妄自傲的人,讀書識字明道理,都是人生一大目標。所以我跟旁邊的朋友說:『他來旅行,是特意存了心增長見聞的。』

『在日本,我都看過那些標榜特異的表演,簡直是虐待女性。』

比起另一位自吹歷史讀的好,記性分析能力高的維園伯伯,這位常常把妻子遺忘在某處的小個子是更可愛了。


『還有什麼沒有做的?』

明天就要離開芭提雅到曼谷,之後旅程亦接近尾聲了,晚飯才吃過,一位女團友忍不住站起就發問:『還有什麼沒有做的?』

香港人就是有這股勁,心裡都有一份當天要辦的事情的清單在肚子裡,去泰國五天,也早早安排了要在當地把握時間完成的事情。

"Any handsome boy accompany with you in Thai?"

朋友知道我去了泰國玩樂,詢問再沒有同行的男伴,我老實告之:並不一定是要有一個男伴同行才可以享受愉快旅程的。人生旅途亦然,若是不恰當的人,還不如自個兒的好,何況,有可以信賴及互相照顧,有共同喜好的朋友在身邊,是否男朋友,根本沒有關係。

蝴蝶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香港女孩子流用一個從泰國買回來的花花布袋。朋友受託代買,所以從旅程一開始便提醒自己,提醒我,提醒導遊:『要買蝴蝶袋。』

終於,旅遊車停在四邊都是透明玻璃飾櫃的專門店外面,而我的目光也老遠就被一個彩藍色再襯紫紅色的花花布袋吸引下去了。

想想就那麼五,六十塊錢港幣一個的大小布袋,卻讓你有置身名牌大店的感覺,進門處甚至有荷槍實彈的守衛們在保護你在購物時的財物,又有一個角落放置了大套美麗而舒適的沙發作為等候區......當然其實使用的不過是在等待客人的導遊而已。連最不會體貼照顧老婆的大男人都樂得讓太太把大紅花花布袋和帽子都放到身上拍照留念,因為貨品的價錢與產品的質素及效果實在太吸引了!都怪香港現在的物價太貴了!

我的朋友呢?手裡拿著個塞滿戰利品的大籃子,後面跟著個漂亮又衣飾整齊的營業品,就像個闊太太般選購她的目的物去了。我就只好隨手找個團友幫幫眼,給我的目標下點意見了,也沒法作東施之舉,在名店內拍購物時的照片了。

離開泰國的時候記起:原來現在的遊客都不時興在皮具店買沙魚皮的皮包作為手信了,是因為價錢也太貴了?

珠寶店請吃下午茶


獨來獨往慣了,原來有個好朋友一起真真正正的享受一個悠閑的下午茶,是如此的快事。而地點竟然是在泰國旅遊購物銷售點的寬大客堂。真的是意外收獲呢。

唏,旁邊還有些椰樹裝飾,仿如置身大酒店的咖啡廳。

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母親

因為久經訓練,我們對許多新知舊雨,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表達我們對他或她所遭遇到的大小事情,予以適當的親切慰問,可是,對於的們的至親,亦即是我們的家中老幼,又是否能夠適當地作出最真實誠摯的問候和照顧?

與媽媽在路上走的時候,不時輕托她的手臂,觸手處,只覺她的皮膚都是鬆鬆軟軟的。我心裡只想著:媽媽,你真的老了,而我們,亦都走到人生的較晚點了。

『哎呀,我總是認不的路......總之,在香港便要找著電車路,在九龍便找彌敦道就成了.....。』跟著又想起:『那時初來香港,船在海岸邊,只見這一頭都是燈,又亮又光........。』都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家裡窮的不得了,媽媽是賣了一籮穀才有旅費讓我來找你姨媽的,後來就算挨不苦,想要回家了,都不敢呀。有些女同鄉回去的時候風風光光,卻原來已經在這裡幹著些見不得人的職員了。』

當媽媽告訴我,她的姆指頭好像有點疼痛,可能是長了膿的時候,我只是輕描淡寫的脫下眼鏡看了一下,說:『去看醫生呀。』

反而她會說:『你怎麼要脫下眼鏡才看得清楚?』

『我都已經有老花了。』 感謝現代的科技,使得我可以配置一副讓別人看不出來的漸進鏡片,不是內行人或過來人,還真看不出來。畢竟,我也老了。

然後,她又提起手腕跟我說:『這裡也黑了一塊了。』

『是呀,剛才給你倒茶的時候,我都看見了。』

終於,媽媽的絮絮滔滔,讓我明白到,她是在向我表示:她是希望從我處得到多一點的關心呀。原來,我們都沒有把家裡的人與外面認識的人送上同等的公關技巧。原來,我們工作上打拼的朋友需要的,我們工餘之後玩樂的朋友需要的,甚至我們自己都需要的,家裡的父母親,甚至成年或不成年的兄弟姊妹,都同樣需要我們無時無刻送上最真心及適切的關心和慰問。只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遺忘了,或忽略,輕視了。

所以,當她隨後又跟我說:『星期二我要去健康院復診,你要不要來?』我竟然不知就裡,輕輕鬆鬆的便回答說:『反正我也不會看那些X光片,醫生怎麼說便怎麼說了。』我倒沒想到媽媽有可能會對我隱瞞她的健康狀況的報告。

終於,我忽然福至心靈的想到:她是希望我與她一起去健康院見醫生呀。

『陪阿媽去看照片!?』當天,有朋友相約去看戲,我只得老實相告了。

『看什麼?』

『看肺片呀!是真的照胸肺科的肺片呀!』

人老了,身體上的機能會自自然然的老化、衰退,所有的毛病會出現,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今時今日,也沒有什麼所求了,只盼望媽媽身體健康,多活幾年安樂日子。

『你如何不知道這裡有一所健康院?』

我又如何會知道?總是在工作告一段落,賦閑在家,才會在家居附近遊盪,才知道許多的社區設施都圍繞在這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

終於在小斜坡的盡頭找到這一間小小的健康院,坐在門外輪候的都是老弱婦孺,老舊的建築物,猶如被一棵碩大的樹包裹著,在午後的陽光下,幽靜是幽靜了,讓我坐著看完那本張翠容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她們上上下下的,走著一道又一道梯級,不是太辛苦了嗎?來的都是獨個兒慢慢走上來,有伴兒的並不多,這說明了現代平民百姓都是這樣獨來獨往的吧?

『你是她的什麼人?』 女醫生望了一眼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旁邊的我一眼。

『女兒。』

『七十九歲了?』

『.....。』

她其實想分辯說是八十二歲了,不過忍耐著........她們那一代,當年.......。

你沒看見,剛才她在下面等候照片時,對其他不熟悉步驟環境的老人家,竟然是指揮若定:『現在男的先進去,等下就是女的.....對了,是在那機器上按掣取輪候票的了。』

不久前與媽媽及一位朋友參加廣州百萬葵園一天旅遊團,朋友望著我媽媽的背影說:『你媽媽比你還能幹。』那還用說?

媽媽的報告還好,不過為慎重計,醫生建議再做一個抽痰的化驗。

『可能要再等一段時間,你先走吧。』 媽媽是非常精靈又善解人意的老人家呢。

『那我便先行回家,有什麼事情,打電話找我吧。』

我老實不客氣,馬上溜之大吉,回家繼續看我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了。

AC366C 1st paper

繳交日期:2010年5月24日

第一題
1)
散文由最初被肯定到現今世代,經過這麼多的學者文人的創作、研究、評說,再由長期的發展以至成熟作品的不斷湧現,如今無論是學者與普通讀者,都明白散文這種文體,即是我們日常以普通白話文字寫出來的文章。亦即是那些不必押韻,不必對偶,不必排比的文章,就已經可以被清楚介定為散文。即使是那些搬遷啟事的文章,請柬訃帖,借條借據等等的文字章句,都可以被分類為散文。

所以說,今日的報章雜誌,公文通告,甚至每一個人日常使用的家事便條,或者是公事留言,也都是散文。

可以說,散文以前可以被說成是最‘散’,最‘氾濫’的文字,但到了今日,散文卻成了是最無處不在,最受到大眾讀者及作者長期閱讀及寫作的作品。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1)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這篇文章都是一篇散文。雖然也不過是一封以最簡單的語言文字,清晰地向同學表達問候,詢問有關參加某項少年義勇軍訓練營的書信,完全做到了以書信形式的表情達意,以及互通消息的功效。

廣義的散文範圍十分廣闊,如果把韻文以外的作品都視作散文,即是把除了有韻的詩詞歌賦和以偶句行文的駢文以外,所有的文章都稱為散文。

在性質上,廣義的散文並不排斥非文學性的文章。差不多所有非詩非小說非戲劇的作品,連同應用性的文字在內,都是散文。所以說,這一篇既然是有應用性書信體的文章,便是完全合乎了廣義散文特性的文章了。

首先,從廣義來說,這篇文章絕對沒有押韻,而且通篇都是散文單句,完全沒有排偶的地方,也不講求平仄和聲律。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是作者與同學間,即是收信人的訂約,準備一起參加在暑假期間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提醒對方要留意及安排的事項。

狹義的散文強調的是作品要有文學性,若然沒有了文學的美感,即使散句行文,並具備抒情、敘事、說理的性質,也不能算是一篇散文。

狹義的散文雖然是把範圍縮小了,單指文學意義上的散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立,使之成為獨立的文體,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是具有較為實質的意義。

根據狹義散文的定義,這一篇散文當然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文學性質了。既然沒有了文學的美感,即使是散句單行,也有一點點的抒情達意、問候關懷、敘事甚至說理:「我們的確應該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只不過是具備了一般性的實用、應用文章的功能而已。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二題

(1) 說“自我的表現”是當代散文的特點,因為在散文中,是因為在散文中,作者要向廣大讀者表達的、關注的,要細訴直說的,都是個人內心對外部事物的感受,一切的所思所想,以及因之而起的感懷,都是以文字作出完全個人化所領會得到的感想發揮和評論對人對事的真切觀點。

任何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傳後世,都是因為作品裡面飽含作者至真至純的思想、感情、個性和內心世界。作品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讀者面前,都存在一種表現個人自我的寄託與感興、抒懷。

一般來說,小說與戲劇的表現技巧有很大的變化和差異,對比起散文的表現方式,對現代人來說便有更大的分別。

散文作者著重的是直抒胸臆,崇尚的是以表情達意為上乘的作品,一般不會作出過分誇張渲染的描寫,也不會過分隱悔作者心中所想,而喜歡以作者的直接及親身經歷,簡單而直接地作出真實報導及陳述。所謂順筆所至,就是把心中所思所想,明確地流露出作者的真實個性和感情。所以散文作者一般都是以第一人身稱作為敘事的方法。

可以說,散文的特點就是突顯個性,把個人感情的“自我” 表現出來。作者們都盡量利用自己獨特的寫作技巧,以自己的作品向讀者展現出真實而細緻的自我真面目,直接地表達出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經驗,所有對外事外物甚至內心的思想感情和思考能力。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二題

(2) 談到“自我的表現”的文體特點,季羨林在他的《月是故鄉明》一篇散文之中,便充份發揮了這種文學體裁的獨特色彩。

文章開首便說:『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開宗明義,要向讀者說的,就是自己故鄉中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明白不過。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於是,作者亦將同時讓月亮『有什麼東西當陪襯』,也來一拚說說山和水了。

文章從第三段起,便以『我』字開頭,不斷的用了許多個我字:『我的故鄉』、『我小的時候』、『我曾幻想』、『我的故鄉小村』。由故鄉的月亮,寫到故鄉的水,以『在我這個小孩眼中』、『我在坑邊的埸院裡躺在地上』,仔細的描寫天上的星星。讀者不自覺的便跟隨著這一位故鄉中小時候的『我』,『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看天上的月與水中的月『相映成趣』,再又『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甚至可以在第二天『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情與景,人物與外部事物,讀者與作者,都混然連在一起了。

過去即是過去,作者又把讀者帶離開了小時候的場境:『我只在故鄉呆了六年』。時間地點都改變了,作者瞬即轉到濟南、北京、歐洲、再又回到北京,告訴讀者四十多年之後,『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但是,所有世界各地的月亮,都比不上作者家鄉中『我的小月亮』。明白要說的,就是作者家鄉中的月亮,外地的月亮再明,都不及故鄉的月亮明:『月是故鄉明』,讀者又焉有不白的道理?

『見月思鄉』,是作者幾十年的心結與喜好和經歷,旁人縱然明,也是不解,只有作者心中明白,讀者眼目所感,不過是:『在微苦中實有甜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里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一一呈現讀者的眼前,也同時讓讀者清楚感受領會到了。

季老先生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內容非常龐雜,有描寫,記敘,也有議論,但最終亦是以個人為出發點,表現出非常私人化及自我的思想感情。

通篇以月為題,重點在描寫自己眼中心中,所看重的都是故鄉中的月亮。作者由始至終都是在抒發思念故鄉的感情,以及對於“流水如逝,時不再來”的感歎。這一篇文章可以說是以抒情為主的文章,描寫各處的月色、記述賞月往事,卻全部都是為了突出作者對故鄉月亮的獨特感受,抒發他的感慨。

這是一篇徹頭徹尾以“自我表現”為中心的散文。不過,愚見認為:有時寫文章也不必行行段段,字字句句都加重語氣,重複累贅的都在說那麼一個『我』字,除了可以讓看文章的讀者可以有一種喘息的空間,同時亦可以令文章有一種較為簡明純淨的感覺。試想若讀者耐心地看完了整篇文章,又那會不明白作者想說的是誰的故鄉中的月亮?可以這麼說:那一個『我』字,一方面可以說是作者刻意造就而成為那一篇文章的特色,亦同時可能成為了那一篇文章的最大敗筆。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三題

(1) 散文中的描寫的筆法,是把素材用文字呈現出來,可以用精雕細刻,濃墨重彩的筆法;也可以用墨線勾勒,不著顏色的筆法;更加可以不求形似,務求存其神韻。談到散文的描寫筆法,我們可以就著用筆的深淺、意蘊而言,分為意描、白描和細描三個種類。

所謂的意描,著重的是運用簡潔的筆法,也會採用一些修飾的手段,如運用比喻的方法去描寫目的物與人事。另外,作者又會運用意描的手法,省略,跳躍地描寫作者所看到或希望讓讀者看到的景物人情。力求做到寥寥數筆,點到即止,不落俗套的境界。

說到白描,就是不加點染,不用或甚至少用色彩濃烈的修飾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必用上任何的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質樸的文字,對事物進行樸實的描繪,展示散文本來的面目。白描,就是以最基本、最簡淨的慕狀形容,客觀樸素地形容目的人物和環境,以至作者所看到的景狀和物象,沒有什麼修辭手段。白描的勾勒基本上是完整的、連貫的。

而細描所用的,卻是細密、逼真的筆法,對人物或事物都作出細緻入微的描慕刻畫,精雕細刻,務求纖毫畢現,繪影繪色。細描的特點在細,但卻並不是面面俱到,巨細無遺,所謂:「有捨才有得」,作者需要的是作出適當的選材,懂得集中寫作的目的物,主次分清,才能有上乘的好散文。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三題
(2) 徐治平寫作的《仰望布達拉》,描寫的對象就是西藏的布達拉宮,是運用了細描的描寫筆法來寫布達拉宮。








作者由“進入拉薩,”馬上把他看到的布達拉宮的“白”、中間的“紅宮牆”,“頂部的……金飾物在陽光下閃著金光”,“背景是白雲藍天。”帶到讀者的前面。

在這裡,作者利用了幾個剌目的顏色:白、紅、金、藍、白,由建築物與天上面的雲都寫到了。筆法簡單清楚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布達拉宮帶到讀者面前,難怪讓作者甚至是讀者都會『心中一聲驚呼』而“感到有一種不可逼視的光從前面射來”。“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種神秘的聲音在迴響”,令讀者進入了作者時間空間,同時感受到布達拉宮的“莊嚴與祟高”。

作者又運用了動點描寫的方法,從不同的立足點仰望布達拉宮,包括“北京中路北側的玉蘭花燈下”、“紅山西側”、“紅山北麓的宗角祿康,在一個十畝許的人工湖北岸”、“八角街中心大昭寺的金頂上”。作者從不同的立足點仔細觀察、描寫巍峨雄偉的布達拉宮,不但令人有目不暇給之感,也通過“在拉薩,幾乎隨處都可望見布達拉宮”的事實,印證了“布達拉似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莊嚴與崇高”。

作者根據自己的觀察立足點和描寫的空間變化而描寫當時的事物,運用了定點描寫法、動點描寫法、步移法,描寫布達拉宮,表達了作者對布達拉宮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接向讀者說出:“布達拉宮”就是“聳立在拉薩市中心的紅山頂上”。細說了布達拉宮的前後左右,甚至屋頂,底部,“東西兩側的宮牆”、窗戶,再對比天空的藍天白雲,把布達拉宮比擬為“佇立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長者,一位哲人。”

作者與讀者一起跑到布達拉宮的前後左右,把這一位有如“長者”、“哲人”一樣的宮殿,作出禮拜:“在拉薩,幾乎隨處都可望見拉薩。”因為,“布達拉宮似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超越了時間空間的距離而永遠存在。布達拉宮的美麗與恆久,在作者筆下得到肯定,同時令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的筆法高超,亦是令這篇文章可以作為範文的明証。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AC366C 2nd paper

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
導師評改作業二

繳交日期:2010年7月19日

第一題
(1) 意象結構分為:(一)感官式意象(二)心理式意象二個類型。

感官意象可以分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等五大類。

首先,意象是由作者眼中所見而產生出來的意象。

聽覺意象則是由描慕聲音而產生出來的意象。聲音本來就是不可捉摸的,但高明的作者可以用他自己的語言形容出聲音的美態,把無形變為具象,甚至有不同的層次,令讀者看見文字卻有如聽見聲音,甚至感受到作者對事所寄寓的感概。

觸覺意象則是由肌膚的接觸而產生的意象。通過作者的寫作技巧,讓讀者,有如置身現場,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感覺。

味覺意象和嗅覺意象則是由味覺與嗅覺兩種感官經驗產生,用以輔助其他感官意象。

一般來說,視覺與聽覺的意象都比較常見,而觸覺、嗅覺、味覺都比較少獨立地出現,而常常與視覺、聽覺一起呈現讀者眼前,讓讀者同一時間去感受世界的各種不同情緒與眼界。

至於心理意象則可以分為概念及情緒意象,用以表達出作者的所有知識領域、思維模式以及主觀情感。因為概念與情緒都是經常重疊、交融的,就很難再加分類了。
參考書目:
1)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D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2) 鄭明娳《意象本體的類型》

(2) 張秀亞的《杏黃月》一文,運用了一個多義的意象結構,利用了一個杏黃色的月亮,展現了作者的寄託想像,說這一個月亮,既代表了美好,又寓意希望,還象徵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因為這一個杏黃月「在天邊努力的爬行著,企望著攀登樹梢,有著孩童般的可愛神情」。

從「魚鱗上的銀光,在暮色中閃閃明滅」,聯想到「那不是象人生的希望嗎?」「但誰又能說這些細碎的光片,能在人們的眼前閃耀多久呢?」人都希望所有的幸福可以永久長存,易感的作者當然不能脫俗。時間永遠不會為任何人留駐腳步,感慨抒懷,是所有文學作品所常見的。

「杏黃月漸漸的爬到墙上尺許之處了,淡淡的光輝照進了屋子,屋子中的暗影挪移開一些,使那冷冷的月光進來。」“杏黃月”寓意的是永不止息的希望。月光照入了屋子,是要告訴讀者:光明可以驅走黑暗。

儘管人世間的人事變化多端,「月亮也似仍在原來的地方徘徊著,光的翅翼在到處撲飛。」

「又大又圓的月亮正自窗外向她笑著,為她加上了一件杏黃的衫子」,這衣服原來是作者往日著了「輕快的在校園中散步」時候的衣服,「一切像都是閃著光,沒有水草」,而這件衣服「永不褪色」,作者是以這一件杏黃色的衣服代表了永不改變的美好事物。少年時候的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如今「她永遠不會了解前(象是逸樂)一個名詞的意義了。」

時光荏苒,一切已成過去:「簫聲已經聽不見了,吹簫的人也許已經睡了,嗚咽的簫已被抛棄在一邊,被冷落在冷冷的月光裡。」

作者並不願意「在那個多水草的小小天地里」困住,「她覺著自己像是一尾熱帶魚,終日在這個缸裡浮游著,畫著一些不同的圓,一些長短大小不同的弧線。」所以她特意「向著夜空伸臂劃了一個圓圈」。可是,缸裡缸外,人都是像熱帶魚一般被困,只不過困著人的是另一個更大的缸。

作者希望可以追求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而因為有這種追求和冀望,帶給了作者希望,所以她會說這個美好的杏黃月「努力的爬行」、「徘徊著」、「向她微笑」、「又忍不住向她笑」,處處給她關懷和鼓勵:「這笑竟像是有聲音的,輕金屬片的聲音,琅琅的。」萬籟俱寂而獨擁聲色,作者是刻意地向讀者展示她自己的快樂。

作者 “魚缸”、“簫聲”兩個意象融入文章中,以“魚缸”象徵人生。“魚缸”之下又有“熱帶魚”、“鱗光”、“水草”的意象。“熱帶魚”是主角。“鱗光”閃爍,代表的是希望與笑容。“水草”則是生活中的陰影,繁雜的人事。“簫聲”代表的是主角低沉情緒的象徵,藉以喚起了作者對昔日美好事物的回憶。

杏黃月是全篇主要的意象,以月亮“在天邊爬行”開始,月亮發出“輕金屬的”笑聲作為文章的結束,以月亮的升落軌跡貫串全篇文章:由「漸漸的爬到墙上」,到「似仍在原來的地方徘徊著」,到「只有那漸漸逼近的月光」,「月光又更亮了一些」,令她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然而,因為這月光「自窗外向她笑著」,令她會不自覺地「輕輕的轉側」。

“魚缸”、“簫聲”兩個意象全都統轄於“杏黃月”之下:月光照著魚缸,鱗片上的銀光便是月光的反射。作者最後又回復成為一尾活潑的“熱帶魚”。然後又以“簫聲”嗚咽響起,作者心結雖然解開了,最終都被“冷落在冷冷的月光裡”。首尾銜接,天衣無縫。



參考書目:

3)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D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二題

顏元叔的《英詩誤我》一文,除了在第二段採用第二人稱的敘述觀點之外,其他各個段落都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觀點。作者主要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觀點,因為談的是他自己“二十到三十歲間的青春”如何“循英詩的指示”追求異性,結果“戰績低於一般人,乃至跡近零蛋”的往事。,

為什麼說「英詩誤我」呢?其實即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假使你先愛上文學,再憑文學找愛人,可能找不上什麼愛人」,當然找不上啦,誰說喜歡文學可以找到「顏如玉」?簡直是異想天開呢。不過最後作者還是找到了他的心中所愛:「直到遇著我的太太。」

文章第一段便道明究竟,告訴讀者不要以為單憑「你口袋中朝夕放一冊英詩」便可以「視它為“戀愛指南”,」結果「東撲西撲,到頭來一腳踏入陰溝」。

第二段寫作者讀大學時又迷信英詩的魅力,浪漫地「抄幾行英詩,放在中文之間」,「十封之後—那冊袖珍詩集裡的佳句差不多抄光了—」,原來對方不過是一個要「嫁給採購局局長的兒子,婚後便移居到美國開餐館去了」的普通女子。

「讀多了這些鬼詩,你就信以為真。」這裡的「你」,其實即是作者,即是文中的「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都是作者本人。作者運用了不同的敘述角度描寫他個人的愛情遭遇,帶引讀者從不同的位置去感受和領會他的故事,使文章變得曲折動人,變化多姿。作者以個人的藝術技巧,一時採用第一人稱述說往事,仿佛在與讀促膝交談親切而無隔閡。一時卻又帶引讀者有如在戲台旁看熱鬧的觀眾,自己倒成了一個自我調侃戲謔的主角,加添了一種風趣幽默的效果。

當作者以為可以學習十七世紀的大情人約翰端恩的「採取情操統一之說,一邊抒情一邊說理,一邊表意,一邊辯論。」到最後反而處處好像與意中人故意顯示聰明才智而成了咄咄迫人的爭辯,終於又把一段大好恩緣推向「一位年高德劭的離婚紳士」而成了失戀一族!讀到這裡,連讀者都為他的愚昧而失笑起來了。

對於自己的戀愛失敗,作者也像許多事業有成的人所說的,把責任歸咎於個人對學業的專注:「當時:我也正在攻讀學位,碩士即將到手,而後還要攻讀博士學位」,功名利祿,常常都讓人作出犧牲愛情的借口,亦武裝了某些人的失敗:「這又是英詩誤了我。」

由浪漫變為平凡,這一段路途,又是如此的普通和踏實:「終於,我也像斯賓塞」「浪蕩的靈魂終得憩息。」「如今,那獨自坐在牆角的女孩,看來如一具還瑰的繆思,實則不過是沉思自己的生計而已。」因為作者幻夢的失敗而否定愛情,否定前輩作者的誤導,其實亦不過是所有平凡人的必經過程而已。

這是一篇篇幅比較長,句式亦多採用長句的散文。長句的特點是結構複雜、語詞多、體形長。致使文章看起來節奏緩慢:「我自己便是先愛上英詩,再循英詩的指示去愛人,結果一個都沒有愛上—直到遇著我的太太。」不是沒有愛上別人,是對象沒有愛上作者而已。「三十之前:愛情生活一片空白,就像取經的唐三藏,從來不沾魚腥—非不願也,實不成也。」原來是另有深意,有苦自己知也。「到頭來一腳踏入陰溝—而螢火蟲升成了天邊的星星一顆。」即是美人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了。首段便用了三個玻折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音節,這在其他散文作品中是比較少被運用的寫作技巧,也成為本文的一個特色。可是卻因此而令讀者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覺得不順口,文氣不暢通,少了喘息的空間,甚至有一種壓迫感。

第二段說:「可是正式追求女性,還是從大學開始—高中的老師教誡過:“要追女朋友,到大學時再說。”到了大學,既然念外文,便迫不及待地買了一本袖珍精裝的英詩,放在口袋裡,坐到椰子樹根下,抽了出來,躺下去,便攤開在藍天白雲之下,眼睛由下上翹仰讀起來。」好長的句子,好長的故事。這一段的意思很長,亦同時把作者接受老師的教誨和英詩的薰陶詳細寫出來了。

作者一而再引用詩人的語句,例如雪萊:“我跌倒在人生的荊棘上,我洗血!”“不知怎的,我飄至你的窗前,甜美的。”“啊,把我從草地上挽起來吧,因為我要死了,要暈了,要垮了!”一口氣引用了三段詩人的美語,企圖展示出英詩引人入勝的地方而不避其長。

又寫「華茲華茨筆下的“露稀”:“她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鴿溪的流泉旁;她是一位沒有人讚美的少女,沒有人去愛她。一支紫羅蘭,長在苔生的石後,凡眼難窺全貌;亮麗如星,當只有孤零一顆閃耀在天庭……”」

作者自以為:「這種女生,只有口袋中放著一冊英詩的人,才會懂得欣賞!」可是,這位「用兩條橡皮筋扎著—多別致幽雅脫俗的橡皮筋呀!」連橡皮舫都因為扎在美女的頭上而生出光彩來了!可是,那位像「一朵空谷幽蘭」的女生並沒有欣賞那「口袋放著一冊英詩的人」!作者自修自憐之下,亦只有悄然引退的份兒。白白浪費了作者「選買了一叠信紙—淺藍色,玩合她的襯衫之藍—于是一遍又一遍,訴說著你對文學的抱負,對英詩的欣賞,對雪萊的熱愛,對華茲華茨的陶醉」。可是,所有作者所作的,其實不過是徒然,真正的愛情,並不是人有我有,而各個不同,不能抄襲妄效的。

結尾說出因為沉迷英詩,使得作者「回首二十到三十歲間的青春,不能不說是一片慘白。」因為「這個失落全得責怪英詩,因為它所提供的戰略戰術,只是令我每戰皆北。」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D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三題

文章的題目是《白楊禮讚》,作者寫:「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直接用上散文中的破題法,開篇便點出題旨,向讀者明說了他為此文的目的和對象,開門見山,落筆即點題,揭示出全篇文章的主旨。

第二段仔細描寫作者看到的黃土高原上的景象: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有由「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所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有「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有「並肩的遠山的連峰」,而無論是黃土抑或是麥浪,作者要歌頌的仍然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即使作者用了「雄壯」、「偉大」來形容眼前的景物,卻同時又引誘讀者在心裡產生一種「單調」的感情:「在你的心頭潛滋暗長了」,為下段再一次讓白楊樹的出場而刻意舖排牽引,費盡心思,把白楊的美,極力展現在讀者的眼前。

第三段寫白楊樹「前面遠遠地一排」,「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都能「傲然地聳立,像哨兵似的」,「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極力寫出白楊令人震撼的一面。

第四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直接肯家又呼應了第一段對白楊樹的讚美:「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第五段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白楊樹有「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兩次用了「像是加以人工似的」句式,強調白楊樹的不是加以人工,「絕無旁枝」,「一律向上,緊緊靠攏」、椏枝「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重複而又加強這種圖象的效果。「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因為:「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把白楊樹的神氣、個性、風釆都活靈活現的描寫出來了。作者寫白楊的樹幹、樹枝,白楊的樹葉,白楊的樹皮,「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第六段又說:「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樹!」重複讚美白楊樹的美,肯定白楊樹的美。

第七段把白楊樹形容為:「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的「樹中的偉丈夫」,「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北方的農民」。他對白楊樹的感情是單純、統一的,令人一目了然。通過對白楊樹的禮讚,作者讚美“北方農民”的質樸、堅強不屈,全篇主題鮮明,脈絡清析,感情強烈。

第八段加強語氣:「白楊不是平凡的樹,它是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農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終於,我們看到作者真正要讚美的其實是北方的農民!「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永上進的精神。」

文章最末一段仍然不肯放棄他對白楊的深切讚美:「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讚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先是運用以退為進,明徹暗攻的手法,然後是再一次加強語氣,以「極常見」對襯「貴族化」,「鄙視」對應「讚美」,最後還要加上一句:「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收筆強而有力,同時呼應了開篇的:「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也總結了全文,突出了主題,完全達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

文章參差錯落,段落時長時短,卻仍然建構出緊密有序的布局和章法,條理清晰而又自然,在段落銜接方面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D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為食篇

昨天才與朋友到過那家店,等了一小時,多吃了一個茶餐廳的早點才可以入座。今日為了再帶媽媽去試吃,起了個絕早,七時半已經到達,沒想還有二位比我們還早,已經在店的閘門外排隊了。不一會,我們的後面都排了一長串了。

媽媽訝而暗說:『看哪,居然連男人都來排隊了。』在老人中心或某些以她們為對象的地方,她都是與其他的婆婆們一起排隊輪候什麼的。

『那是什麼字?苗?』說時手指著滿街豎著的彩旗,露出一臉茫然的表情。

她旁邊的男子沒有發出聲音答理,我亦當然無語了。

是的,該回去好好找一下,詢問一下:什麼是政改?

兩地書


幾十年前的情書,情人間的絮絮滔滔,也真只有曾經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才會明白箇中的甜酸苦辣。

正因為曾經觸不到,摸不到,當真正可以握在手裡的時候,才會加倍的懂得珍惜。

人常常自己製造悲劇,自己掘個洞穴,再自己陷進去。

想想也真是奇怪,我的每一段感情,都常常是分隔兩地,都經歷了兩地相分的境地,不能不算是傳奇了。真有那麼一天,我把所有的情書集合起來成書,賺點小錢也好。

Life is yours!

Talking about his kids,Mr. Lilinji said,"Just accompany to walk a while together with them."

Your parents have given you the wonderful life,educated and feed you when you are a child. Then, we, they will go away from you when you have grown up. You should stand up by yourself indepedently.

You needn't to be unhappy for long time. It's very popular and completely a common life. Everyone should have to go to the end at last when the time is coming.

Lovely,my sons,

yours Aunt Tracy

難為了媽媽! The mother's packing for the families!

One by One, she puts all the chinese cakes, tim sums, into two luunch boxes very carefully and tidily. I can see that, she comes early before 8 a.m., after waits outside for the seat and sits down, just wants to pack the faviours. She only swallows two pieces and hurry to go home.

I and my mother gossip closely that, she is packing all the delicious for her lovely families. This is very common sence in chinese. Does her little grandsons/granddaughter and other families understand her?

只見她把侍應放下的三至四碟飽點快手放在食盒內,生怕食物涼了似的。她注意到我們稍微奇異的目光,輕輕說:『回家放在微波爐叮一下就可以了。』

『應該是在這兒趁熱吃才好呢。』我媽說。

『準是因為家中的孩子們都還沒有起床呢。』我說。

婦人就只隨便吃了二個小小的波羅飽便馬上結賬走了。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如今的年青人呀......

話說以前有一位女孩子,從另一所院校轉職到我所工作著的院校。上班的第一天,剛巧舉行完了一個畢業禮什麼的,攝影師交來大批照,需要工作人員分門別類,編上號碼再放入不同的文件來夾。再有就是按著不同部門主管的要求,翻晒照片留念或作為將來的工作需要。那一次,這個任務便交由新來的同事負責了。

結果,上午分派了工作予這位同事,下午便聽到她向部門主管呈辭了。辭職的理由是:她認為這個編相的工作與她期望在公關部門工作的性質不同。

不一樣的天空

每一次在工作上受到挫敗,我總是選擇跳上十萬尺高空上面,再跳到另一個國度,去呼吸新鮮的空氣,然後設法告訴自己:『世界是很大的,並不是屬於某一小撮的人。』

不是瞎子!He's not a blind!

『喂喂喂,小心別跟你上司搶咪哪。』

『我哪有?她都在讓人家直搶白,招架不來了,我也不過是在幫她一把而已。』

『唏,她可不是這樣想呢,你這可不是引火自焚了?』

事實証明:世上真有如此心胸窄的人在著。

你聽過楊修的故事沒有?

楊修之死 羅貫中

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沈吟間,夏侯惇入帳,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時慌亂。」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准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隱睡,遂手提鋼斧,遶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惇問其故。惇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

修曰 :「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盒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而笑,心惡之。

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唯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歎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仍在夢中耳。」操聞愈惡之。

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於中,只說是絹疋在內,載入府中。修知其事,逕來告操,操令人於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報曹操,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

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吩咐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計於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巳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朋情

『你那裡新開張了一家點心店,明天一起去嚐新,好嗎?』

『就在我家街口,待回我去看看什麼時候開始營業吧。』

結果我一連去了三天。

『明天帶媽媽來吃。』

『這一頓沒吃完便說下一頓的事情。』才數說了我一頓,她又給家中未出門的兒子打了一通電話:

『喂,阿仔呀,我和姨姨在你補習社的對面吃茶,你要不要來?不來?我買一隻外賣點心給你當中飯吃好了。』

花非花,霧非霧。 Flower is not the flower, fog is not fog.

你非他人所想的,我亦非你所想的,人都有不為其他人所瞭解的一面。有時候,人們因為太忙了,沒有足夠時間去看,去明白別人而妄下判斷,最終做成不可饒恕的錯誤。

朋友說寫了二個故事在網誌裡,我急不及待的看完便自以為明白箇中意思,結果自以為明白,而其實並非真明白。即如在一個畫展裡面,我以為已經看懂了一幅畫,但是當一個其實不算是會家子的朋友輕輕一解說,原來看不懂的是我自己。

生活的素材,可以在一塊小生角不花錢的櫻桃芝士蛋糕上面,也可以在一個珠寶展覽會裡。人與人之間的偶遇,可以在驚鴻一 之間,也可以茫然不見之中。

『我一邊走路一邊夾著電話談說,迎面看到一個女子的拼布手袋很漂亮,再看清核,不就是你嗎?而你當時竟然是完全認不出我來。』那個彩色布袋是我們一起吃完午飯,在街上的店子同時看到,結果由我買下的。

那一個下午我原本是茫無頭絮,不知如何打發的。結果,我跟著朋友去辦事,回到多年前學習,工作及住宿地方。結果,我們又回到下午相遇的地方然後才分頭回家。結果,我不坐快捷的地鐵而改坐一個小時的巴士,在樓下小店再好好吃一碗我想吃的鶏肉加貢丸米線才算了事。

第二天醒來,媽媽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兩晚我睡的很好。』因為小侄的事情,我前天又跟她說了好一回話了。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豪情書話Reading and hearing in Hong Kong and Houston

四天看完一本書,我好似又回到了中學時代狂啃課外書的景況了。只因為,這是一本不一樣的書。感謝龍應台,為我打開了歷史的迷霧,讓我展開一九四九前後失落的圖片。感謝菲力普,讓我同坐一旁,覲見這麼多被人遺忘了的一群。

2008年的夏天,在休斯頓的圖書館,竟然讓我發見了這許多中文書籍,而且都是很新的,具有價值而又可讀性高的書,真是如獲至寶。於是每一次都盡借,每一次都不辭勞苦的抱一大堆回家。真的是不辭勞苦的呀,要徒步走好遠的路,要轉好幾次車,要一大早起來,做早點吃兼帶三文治出去當中午飯的呀。可是,只要回家,一放到書桌上,再自己編成一個記錄書列,便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洋學生

『我可以坐這裡嗎?』

半鹹不淡的廣東話,其實聽不真切,也同時分不清楚他到底是可中國人。我怕不禮貌,但仍然不時暗中仔細研究他的長相。還好他非常專心的看電腦,看書,我們非常安靜的對坐在同一張桌子奮戰了一個早上,然後我幫他拔了店間的燈,插上他電腦用的插頭,然後他示意我幫他看管著東西,再買了一套午餐回來。終於我可以肯定他是洋人了,真笨。

終於可以有人坐在我身邊陪讀了,而且還是個相貌堂堂的青年,雖然都不過是萍水相逢,在其他人看來,總算是不那麼寂寞孤單呀。

2010年6月9日星期三

龍姑娘來了!


『這裡的食物好像很新鮮啊。』

龍姑娘呀龍姑娘,您剛從國內山區最貧窮的地方回香港,乍一進入這城區著名的咖啡店,如何不感到又回來人類的世界了?

當我收拾位置讓她坐下的時候,她隨手拿起我的書,看了看。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位非常好的作者。另外我還剛看完了張翠容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我非常急切地想與人分享呀。

在中國,過去,現在都有許多事情發生過,我們,只不過是很小很小的一個,尤其在大世界!

『香港人什麼都不知道,國內的單位管理人員,把錢都花到不該花的地方去了。例如:把個學校建築得偌大的,問他們有多少個學生?九個!那豈不白白浪費了?有時候,同一個大樓,今天叫陳小姐學校,明天叫鄧小姐學校…….。我們是突然去到的,讓他們不能作假。』在國內視察回來,所見所聞,都讓這伙一心行善的人都抱怨不已。

『共產政權下的中國管理人員,,都是貪官污吏的多。我認識香港的許多高官,庸才也多的是。』旁邊一位白髮鬚翁,有點似劉天賜的先生開如滔滔不住的要發勁了。

因為剛才談起龍應台與箕張翠容的時候,不過多加了這麼一句:『這位作者很叻(聰明)。』讓其後的一位先生在介紹其他人的時候,亦不忘加一句:『他們也是很叻的人。』其實也不必過份埶著的。

『你在國內或者是越南,有認識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人嗎?我們經常在國跑來跑去的,就是不方便,需要某些援助。雖然我們都是會點武功的。喏,面前這位外號大刀王五.......。』先生是太看得起小女子來了,也可見先生是在國內辦事的時候,在人身安全上遇到阻難了。

『我是一個讀書人,小時候看書裡的說話,以為都不過是書上的故事而已,距離自己很遠。長大了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這是我可以回應龍姑娘的說話。

我的生活體驗,工作經歷,早就看清楚了許多的人性黑暗與醜陋的一面。

『其實無論是在中國大陸,台灣,甚至是香港,真是無官不貪,大有大貪,小有小貪。都因為人性是醜惡的,這也常常令我打從心坎裡感到害怕。』我們是否該慶幸不是生長在印度,南非,甚至是拉丁美洲?

陳小姐輕輕吐出了一句話:『近這幾年我經常到國內,都已經看慣了這種事情了。』

陳小姐歷鍊人生,依然是一個單純的女子,幸好她身邊都有護法。不食人間煙火?才不呢!我留意到她近年都不斷在中國當義工,在管天下的閑呢。

如果我沒有記憶錯誤,陳小姐小時是住在香港調景嶺的。

我心裡只想告訴她:『能做一點,總比不做的好。』不能氣餒呀。

『2003年,我退職下來,就想到中國當義工,只是找不到門路而已。』所以我非常留意陳小姐的消息,也非常羨慕她可以從這一種形式參與服務學童的事情。

朋友在網上分享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非常渴望可以到世界各地去看看。

這個當然是許多人都想做的事情,不過也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福份的,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再加身體健康,行得走得,語言能力也要好。

其實地點不重要,在我們的身邊都有好多好多東西讓我們學習得到。所謂一粒沙裡看世界,萬事萬事都有我們看得見,摸得到的道理,而且,能夠識字看通世情,也是我們的福氣。當然,可以實地體驗生活,更加是天賜予我們的因緣!其實若然身在中國,可以就近每天都出外走一走,都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事小而忽視他們的價值。珍惜我們的每一天,每一秒,每一個人,每一分鐘。別浪費我們寶貴而有用的生命呀!

在咖啡店看到陳小姐與她的一班朋友剛從中國回來,對國內單位的扶貧助學工作有欠妥當而感到欷噓,失望而不高興。只恨我咄於言詞,不能馬上就告訴她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總比完全不做的好!雖然卑微,但只要想到:中國有太多需要別人幫助的地方了,何況我們都是同一種民族!凡事都有一個過程。

只要想到:在中國,過去,曾經有那麼一段長久的歷史和時間,人們所受到的苦難......。

許是怕生,感覺到龍姑娘在不自安的動了二下,我識趣的轉回到我的大江大海去了。

休相問,別了幾多載,為何別去花濺淚。

憶花下,相偎依,難尋你所在,就算天荒地老心中永等待。

生活閑情

三個星期看完一本張翠容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一個字:勁!

真係逐粒字逐粒字看的,沒有偷工減料,也沒有浪費作者的心血和我的所有思維。現在開始看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定要看出個未來!

已經跳級寫緊第四份功課啦,開始進入情況了。各位觀眾,祝我好運吧!

讀書作文(我!)再加畫畫(我呀三妹!)煮飯做菜(我呀媽!)一定很好玩!

2010年6月8日星期二

陪阿媽去睇片!


睇什麼?睇肺片呀!是真的照胸肺科的肺片呀!

人老了,身體上的機能會自自然然的老化,衰退,所有的毛病會出現,也沒有什麼不了。不過,今時今日,也沒有什麼所求了,只望媽媽身體健康,多活幾年安樂日子。

『你如何不知道這裡有一所健康院?』

我又如何會知道?總是在工作告一段落,賦閑在家,才會在家居附近遊盪,才知道許多的社區設施都圍繞在這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

終於在小斜坡的盡頭找到這一間小小的健康院,坐在門外輪候的都是老弱婦孺,老舊的建築物猶如被一棵碩大的樹包裹著,在午後的陽光下,幽靜是幽靜了,讓我坐著看完那本張翠容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她們上上下下,走著一道又一道梯級,不是太辛苦了嗎?來的都是獨個兒慢慢走上來,有伴兒的並不多,這說明了現代平民百姓都是這樣獨來獨往的吧?

『你是她的什麼人?』女醫生望了一眼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的我說。

『女兒。』

『七十九歲了?』

『.....。』

她其實想分辯說是八十二歲了,不過忍耐著........她們那一代,當年.......。

你沒看見,剛才她在下面等候照片時,對其他不熟悉步驟環境的老人家,竟然是指揮若定:『現在男的先進去,等下就是女的.....對了,是在那機器上按掣取輪候票的了。』

媽媽的報告還好,不過為慎重計,醫生建議再做一個抽痰的化驗。

『可能要再等一段時間,你先走吧。』 媽媽是個非常精靈又善解人意的老人家呢。

『那我先回家,有什麼事情,打電話找我吧。』

我便不客氣,溜之大吉,回家繼續看我的書了。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麵店女伙計

『怎麼最近沒見那位胖胖的?』

『回家帶孩子呀。她孩子才一歲多點,佻皮得很。她媽媽年紀大了,又胖,又患了靜脈曲張的毛病,行動不便,她只好不幹算了。』

『是呀,孩子比一切都重要。』

生計

三輛小貨就便泊在路旁樹蔭下面,一個人在路上封箱,做成一個個大盒子;一個人在車上,把小的盒子放到大盒子裡面;另一個人又同樣另一輛小貨車旁,做著類似的工作。 大概是三位司機先生接著了一單好買賣,合伙兒在這裡完成了工作,好賺點小錢。

勞動階層的人最能明白的道理,也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團結就是力量。

母親

因為久經訓練,我們對許多新知舊雨,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表達我們對他或她所遭遇到的大小事情,予以適當的親切慰問,可是,對於的們的至親,亦即是我們的家中老幼,又是否能夠適當地作出最真實誠摯的問候和照顧?

與媽媽在路上走的時候,不時輕托她的手臂,觸手處,只覺她的皮膚都是鬆鬆軟軟的。我心裡只想著:媽媽,你老了,而我們,你的女兒們,亦已經快要走到人生的較晚點了。

『哎呀,我總是認不的路......總之,在香港便要找著電車路,在九龍便找彌敦道就成了.....。』跟著又想起:『那時初來香港,船在海岸邊,只見這一頭都是燈,又亮又光........。』都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家裡窮的不得了,媽媽是賣了一籮穀才有旅費讓我來找你姨媽的,後來就算挨不苦,想要回家了,都不敢呀。有些女同鄉回去的時候風風光光,卻原來已經在這裡幹著些見不得人的職員了。』

當媽媽告訴我,她的姆指頭好像有點疼痛,可能是長了膿的時候,我只是輕描淡寫的脫下眼鏡看了一下,說:『去看醫生呀。』

反而她會說:『你怎麼要脫下眼鏡才看得清楚?』

『我都已經有老花了。』 感謝現代的科技,使得我可以配置一副讓別人看不出來的漸進鏡片,不是內行人或過來人,還真看不出來。 畢竟,我也老了。

然後,她又提起手腕跟我說:『這裡也黑了一塊了。』

『是呀,剛才給你倒茶的時候,我都看見了。』

終於,媽媽的絮絮滔滔,讓我明白到,她是在向我表示:她是希望從我處得到多一點的關心呀。原來,我們都沒有把家裡的人與外面認識的人付以同等的公關技巧。原來,我們工作上打拼的朋友需要的,我們工餘之後玩樂的朋友需要的,甚至我們自己都需要的,家裡的父母親,甚至成年或不成年的兄弟姊妹,都同樣需要我們無時無刻送上最真心及適切的關心和慰問。只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遺忘了,或忽略,輕視了。

所以,當她隨後又跟我說:『星期二我要去健康院復診,你要不要來?』我竟然不知就裡,輕輕鬆鬆的便回答說: 『反正我也不會看那些X光片,醫生怎麼說便怎麼說了。』我倒沒想到媽媽有可能會對我隱瞞她的健康狀況的報告。

終於,我忽然福至心靈的想到:她是希望我與她一起去健康院見醫生呀。

朋友的話 Words from a new friend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可是,我們從小至大,被教育的是如何積穀防飢呀!

類似的說話,在書上看過不少。類似的生活態度在每一次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亦每每可以給自己以提壺灌頂的成效,但是一下子讓新認識的朋友當面說出來,還是很有警醒作用的。

電視午間節目的話題,竟然是解說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避免讓負面的新聞影響而走向自殺的途徑,這其實是社會的悲劇。想想所有這些,我們讀書時候,似乎都是已經學過的東西,原來都有許多人是不憧,又或者是事到臨頭而忘記了的吧?

每個人的價格觀都不同,應付生活的能力亦都各有千秋,只望在可預見的將來,社會上少一點點的怨氣,多一點點的祥和,是所欲也。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奧克蘭吃筍的日子Days of Cooking bamboo in Auckland

朋友是上海人,出國到紐西蘭的奧克蘭工作。

當時,要不是朋友親自到竹林內切出來做菜,我是不會知道原來這就是我最愛吃的竹筍。甚至乎,我只以為是因為要省菜錢才出此下策的呢。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Trust! American unbelieved Chinese!

Trust everything. Trust everyone.

『聽說在中國,連在商店購買回來的裝瓶水都有可能是假的。』坐在小賣部外面,他一邊沉思著什麼,一邊若有所指的喃喃自語。

『也有可能吧。以前我也不相信的,後來新聞看多了,便習慣帶著自己的冷水瓶出門算了。』我也不想跟他多爭拗,順著他說算了,反正人與人之間的信與不信,其實很難定案。何況中國人的形象不算太好,連自己人都不一定可靠哩。

我學當家傭

爺洗衣機終於又壞了,弟弟不在,沒人修理,只好報銷。問過幾次商店的售貨員,都攪不清楚我家應該買低水位的洗衣機還是該買高水位的,只好暫時不買,容後再議好了。

原來自己用手洗衫都係好重要的環保行動,如果分配得到時間,都可以試下,會有另一種體會架,其實,生活上有好野都唔係唔可以改變或重整的,得閒想一想,都有更新作用!

閑著沒事,當做運動之餘,又好似省了幾十塊錢洗衣費,何樂而不為!

在某程度上,我仍然相信勞動可以刺激新思維的誕生。

也談起錨!

是的確有點苦力味!沒法子呀!受人二分四,何況他們都是打政府工,不怕被炒,就要有所 牲了,何況為官就是要為人民服務,請命的沒有多少人做得到,如今也不過是有少少抒尊降貴而已。打工仔,誰不是跪地.....。

原來我自己連什麼叫政改都還弄不清楚,對不起,曾特首!

老朋友 Ying Tse call me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知,再到互相惦掛著對方,撇除了許多現代成年人的成熟世故,滲雜一點點的功利主義不說,總是有那麼一點的人情在的。

『這段日子,總有一通沒有人的電話,我既來不及接,那是你打來的美國長途電話嗎?』

『是呀。你什麼時候來美國?』

英姐是我在美國被問路時認識的朋友,因為住在家居附近,有一段時間走得比教近,後來因為自己怕看錯人,怕惹麻煩,一度疏遠,心甚歉疚。

都快兩年了,她總是不時打長途給我,許是因為她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在美國,總想找個人聊天,也想著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在美國作個伴兒而已。

也不知是真是假,聽人家說,她應該是有個女兒嫁到美國,到場了,想著要給中國的兒子賺錢建房子,就不肯回國,自己一個人搬出來替人家幹活看小孩或老人家,每半年就寄一次錢回家。

想想她在美國都快十年了,快六十歲吧?為了家人有更好的將來,也真夠受的。

親家人日

失業,人閑心不閑,有很多事情都亟待處理。因為,我們都不再年輕了,能做多自己喜歡及應該做的一點事情,無論是大是小,是自己的事還是他人的事,都是一種幸福。

說真的,真係好似好忙,忙看書,讀書,看畫展影展,連電影都抽不出時間去看,趁此機會,也好好的想一下以後怎麼做.....得空也要陪媽媽妹妹找好吃的,帶她們去她們想去又不敢也不懂自己去看去坐去吃的地方,畢竟時間有限,能多陪她們也是我惟一可以做到的!她們其實很可憐,老覺得被人欺負,我自己又何嘗不然?對家人多盡一點責任,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今日帶媽媽去飲早茶,再用買一送一的贈劵買了二杯朱古力,帶媽媽和妹妹在世紀商場的咖啡店享受一個早上,再帶她們在老富昌餐廳吃個二人套餐,是妹妹請的客,大家都非常開心滿意,然後大家高高興興回家,你說,我們還奢求甚麼?然後我又在路邊小店買些橙呀栗米回家,讓媽媽煮給我連著鷄湯吃,又去樓下的創訛藝術中心看畫,看陶瓷,到圖書館看報借書。嘩,真係節目豐富呀!

能夠好好想清楚,為身邊的人處理好應該做的事,是我們自己的福氣,也同時可以練習我們自己的能力,所以,任何事都不要畏難。謹以共勉!

朋友相約聚舊吃飯:『我都知你好忙,擔子又重,又要顧左而右盼,十分辛苦,無論你的決定是..... 我都一定支持你,不要一個人唔開心...,可和我傾訴,最後希望盡快找到好工....。』

我的一切安好,是我所有家人的最大祈望,我從來都沒有輕視過她們對我的愛。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

她的退休生活

『我是最低級的員工。』

其實這個與我並無任何關係,萍水相逢,她也犯不著為此而強調自己的身份是否低微。

『我的女兒唸完了環境保護的碩士文憑,現時休假在家,說是暫時不想找工作了。』每個人都有她自己煩惱。

表面上,她不必為五斗米面折腰了,老伴不在了,靠著以前工作的一份退休金和長糧,每個月都還有收入,現時跟兒子同住,有時與朋友去旅行,大多的時候,是上船玩,去澳門玩,玩的是什麼呢?也不過是錢的遊戲。

人,到一定的時候,會感覺時間太多,沒法去打發。

『到這個階段,是沒有什麼遺憾了。』真的嗎?

無奈

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孩子出生了,想為自己的身體補一補,給了我媽一千塊錢,只吃過她一鍋鷄湯。』是因為老人家事忙,還是對女兒一廂情願渴求而生了彼此的誤會與隔閡?

『小時候,家裡孩子多,有時候真連誰回家了,誰還在外頭都沒攪清楚。』時代不同了,今日的孩子們,如何會相信有這種事情發生?

Caplin

據說,這是美國最醜陋的動物。

" Feed it."

美國朋友看它好玩,居然把餵飼它們的食物放到我光溜溜的大腿上,逗它們伸頭進來啄食。在聖安東尼市的野生動物園內,這種動物最多,初時不知道,還以為是我們所熟知的,在熱帶地方最常見到的,大鳥一樣的鴕鳥。

選擇

『下了班,我沒朝其他人的方向走,只挑我自己喜歡的去,那怕是多走了,都不介意。』

各人都有自己選擇喜歡的去做的權利,在特定的範圍之內。

2010年6月2日星期三

傳承

『多謝支持,到時請帶一些後輩來呀。』

雖然下著雨,對於他們的堅持和努力,仍然是感動的,只是沒有想到他們會有這一個想法。

是的,有中國人的地方,都不應忘記那一段二十一年前的悲痛歷史。

尋找朱銘的道路


應該是很久很久,或者說是我很小很的時候就已經在報紙上認識朱先生了。

每一次有閑到中環的交易廣場,都要看一看乎朱先生的作品。

這一次,雖然是下著綿綿密密的雨,看到朱先生又有新系列在香港展出,怎能按下急欲一看的情緒?只是,分佈的地方範圍也實在廣,終於還是少看了他在怡和大廈展出的人間。不怕不怕,有的是時間,改日一定再去探視。好的藝術品,看一次是不夠的,必須細看又細看,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

失明

明閒是看得見的,忽然有一天,會有醫生告訴你:你的視力將在某一天失去,那種感覺,若非當事人,根本不可能明白那一種晴天霹靂的感覺。

雖然是那末的難以接受,可是,既來之,則安之,總比有朋友從很少的時候便被醫生判了死刑,當著她與她的母親面前說:她三十歲之後便會成為瞎子的了。

雖然這一個問題在她三十歲之後,甚至四十歲之後都還沒有發生,可是,這一句猶如判她死刑的斷症,卻讓她受了多少的凰壓和痛苦。

若不是她的堅持,有著對生命強韌的鬥志,她可能會從此不再專心學業,也不再努力工作,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歷程

做一個小文員,可以又高又低,一時是二十多人的領班,一時又是在所有之下,的確幾考功夫與修為,亦讓負責請人的考核人員幾傷腦筋:『我都不怕自己不開心,你們又何必替的擔心?』

的確,說時容易做時難,上山容易下山難,找活更不容易了。

就因為他們會擔心,所以令我丟失了上二份工作,亦令我更難找回另一份適合的工作,奈何!

因為要到海旁警署面試,由香港大學的文學院找到去中環,經過西環,終於知道中聯辦在哪裡,也知道中區警察總部的寫字樓是怎麼樣的,算是意外收穫吧?

原來我的個性真那麼弱,連進入警署都有點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