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長者 Elder

朋友在復活節期間,搬到鄉間大屋陪伴年邁的母親。我百無聊賴,自告奮勇想找她作伴度過一個悠長的假期。

兩個人就坐在客廳裡,天南地北的說了一個下午,又吃了好大一碗的豬腳雞蛋,又去元朗街市買了好貴又好細小的蟹,會跳出塑料袋的蝦,二十塊錢有六隻的帶子。最後由朋友當主廚,做了一個豐富的海鮮大餐。

每個人都會對別人好,就是不一定懂得對自己的親人好。朋友愛她的媽媽,媽媽在Calgary因病要做個換血管大手術,她會自己一個人買了機票去照顧她,陪伴她。媽媽要一個人住到鄉間替哥哥看望一幢三層的大屋,她怕她寂寞,雖然也有一個印傭在幫忙照看,到底不如自己親生女兒好。

可以,冷眼旁觀,女兒看不順眼媽媽,媽媽看不順眼女兒,兩個人在一個屋子裡就是在抬槓。中國人的愛,其實比較內歛,一定不肯互相說愛對方的話,而往往就是因著這種種的隔閡,大家都不太明白對方的生活習慣和真正的心意。

比如朋在廚房忙著,我反正幫不上忙,就賴在沙發看電視休息算了。朋友的媽媽也就坐在我旁邊,東一發,西一發的談起她的家人來,丈夫啦,兒子啦,媳婦啦,女兒啦,孫子等的,怎也停不了。有時我略為分心想著別的事,她的手便往我的臂膀拉,不由我不專心致意的聽著。我即便想到,老人家是太希望有個人在身邊聽她好好的說話了。

『十一時半了,還不出去,要沒有車子啦。』從十時開始,老人家便嘮叨催促我們趕乘公車出市區。

終於,為了可以讓老人家安心睡好,我們只好連夜兼程的收拾好行李,在寂靜無聲鄉間小路上找的士出市區,再把行李放回她家,再攔的士到尖沙咀的夜店繼續聊天。

朋友說:『總有一天,要告訴我媽,因為她的無謂擔心,讓我們多花了幾百元錢的的士費和消夜費。保管她一定心疼多花了這麼多的錢。』其實我們大可以就在她媽媽家喝著清水便到達天明的了。

時空的交錯,讓剛剛在印度認識的人傾心相向,同時又讓我看到彼此深愛的母女互相踐踏。

『我也不過是提醒她的不是之處而己。』四十歲的女兒說。

七八十歲的老母親又如何可以接受小女兒對她的呵責?

『她哪,就會時常大聲跟我說話。』母親都來投訴了。

我的另一位朋友卻有以下的經驗:

『同棣的情況,我妹妹卻運用了極高的EQ智慧。有一次她出外晚歸了,媽媽就坐在客廳等。妹妹回來了,媽媽當然是嘮叨勁發了。可是,妹妹對媽媽的責難,卻不慌不忙的回答說:你猜猜?等我洗澡出來了,再告訴你。』

一場母女口角大戰,就此告吹。

算不算聰明?

其實老人家整天呆在家裡,那怕女兒是四歲,十四歲,三十四歲,甚至是四十四,五十四,都是自己的女兒。

同一時間,我們也必須明白,老人成小孩,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接受的是:老人家的某些行為,其實就好像小孩子一樣!

踩在腳尖上的女人 who is stepping on his feet?

『我是菲律賓的華人。』造訪休斯頓的Rice University,看管在圖書館門外的守門人跟我如是說。

美國,真是各個民族都融合了的國家。

可是,終生沒有出過國門的人,還是有的。

『你到底到過多少個國家?』我一個一個的數,他一個一個指頭豎起,驚詫的不得了,把我都當成了科學怪人了。

其實,這有什麼出奇?在香港,青蜓點水式的旅行團,多的是啦。只要要求不高,參加八天十天的旅行團,什麼地方不能去了?

可是,這一株美國又大又呆的樹,卻寧願一動不動的立在美國的土地上,等待時日的過去而乾枯至死。

我倒寧願當一隻會飛的燕子,到世界的不同角落,感受每一種不同的經歷,到適當的時候,自然會找著停息的地方。

生活

學會每一天都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本領。

時間就是金錢,健康就是財富,這些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是要做得到,不是容易,也不是太難,看你怎麼處理而已。

大朋友與小朋友啊,請善用你手裡的每一點,每一滴。

留學

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在外國讀書,在我們讀中學的年代,這簡直是天方夜談一般的故事。但是,這一個夢想,最後又竟然讓我實現成功了。

2008年的4月22日,我應美國一位朋友的邀請,乘著工作暫時告一段落的真空時間,飛美國休斯頓去了,而這一個經驗,又是那麼的珍貴。

唸的是英文中學,外國語文教授當然不是陌生,第一次到美國拉斯維加絲,與美國人合照,驚覺自己的傻氣,在香港長大的人,中學甚至在工作間接觸的外國還會少嗎?

原來,要在美國本土置身在全是外國人的中間上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是,在香港教育學院與商業機構辦的電腦課程上,我不是又是如此這般的混過去了嗎?至於在課堂上可吸收到多少,又是別話了。

所以,我大概又要翻出我的Pro/Engineer Wildfire 3 課堂筆記來溫習一下了......雖然都不知道能否學以致用。

志願

願望都有成真的一日。

中學時候,學校有一個小小的圖書館,駐場的是一位中年女士。許是為了方便,她的眼鏡無論是架在鼻樑上還是吊在胸前,都是鈎著一條繩子的。

『我們以後能當這麼一個學校圖書管理員便好了。』這不過是同學間的竊竊私語而已。沒想到幾年前,我真的當了二年的公共圖書館主任,統領在三位圖書館長之下,約有二十多人的分區圖書館。

除了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我們慣常到的就是租書店。

『將來開個租書店,自己可以不花錢看到書,也能賺錢啊。』二塊錢租一個星期,在當年來說,也可算是不少的利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