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AC366C 1st paper

繳交日期:2010年5月24日

第一題
1)
散文由最初被肯定到現今世代,經過這麼多的學者文人的創作、研究、評說,再由長期的發展以至成熟作品的不斷湧現,如今無論是學者與普通讀者,都明白散文這種文體,即是我們日常以普通白話文字寫出來的文章。亦即是那些不必押韻,不必對偶,不必排比的文章,就已經可以被清楚介定為散文。即使是那些搬遷啟事的文章,請柬訃帖,借條借據等等的文字章句,都可以被分類為散文。

所以說,今日的報章雜誌,公文通告,甚至每一個人日常使用的家事便條,或者是公事留言,也都是散文。

可以說,散文以前可以被說成是最‘散’,最‘氾濫’的文字,但到了今日,散文卻成了是最無處不在,最受到大眾讀者及作者長期閱讀及寫作的作品。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1)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這篇文章都是一篇散文。雖然也不過是一封以最簡單的語言文字,清晰地向同學表達問候,詢問有關參加某項少年義勇軍訓練營的書信,完全做到了以書信形式的表情達意,以及互通消息的功效。

廣義的散文範圍十分廣闊,如果把韻文以外的作品都視作散文,即是把除了有韻的詩詞歌賦和以偶句行文的駢文以外,所有的文章都稱為散文。

在性質上,廣義的散文並不排斥非文學性的文章。差不多所有非詩非小說非戲劇的作品,連同應用性的文字在內,都是散文。所以說,這一篇既然是有應用性書信體的文章,便是完全合乎了廣義散文特性的文章了。

首先,從廣義來說,這篇文章絕對沒有押韻,而且通篇都是散文單句,完全沒有排偶的地方,也不講求平仄和聲律。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是作者與同學間,即是收信人的訂約,準備一起參加在暑假期間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提醒對方要留意及安排的事項。

狹義的散文強調的是作品要有文學性,若然沒有了文學的美感,即使散句行文,並具備抒情、敘事、說理的性質,也不能算是一篇散文。

狹義的散文雖然是把範圍縮小了,單指文學意義上的散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立,使之成為獨立的文體,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是具有較為實質的意義。

根據狹義散文的定義,這一篇散文當然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文學性質了。既然沒有了文學的美感,即使是散句單行,也有一點點的抒情達意、問候關懷、敘事甚至說理:「我們的確應該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只不過是具備了一般性的實用、應用文章的功能而已。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二題

(1) 說“自我的表現”是當代散文的特點,因為在散文中,是因為在散文中,作者要向廣大讀者表達的、關注的,要細訴直說的,都是個人內心對外部事物的感受,一切的所思所想,以及因之而起的感懷,都是以文字作出完全個人化所領會得到的感想發揮和評論對人對事的真切觀點。

任何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傳後世,都是因為作品裡面飽含作者至真至純的思想、感情、個性和內心世界。作品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讀者面前,都存在一種表現個人自我的寄託與感興、抒懷。

一般來說,小說與戲劇的表現技巧有很大的變化和差異,對比起散文的表現方式,對現代人來說便有更大的分別。

散文作者著重的是直抒胸臆,崇尚的是以表情達意為上乘的作品,一般不會作出過分誇張渲染的描寫,也不會過分隱悔作者心中所想,而喜歡以作者的直接及親身經歷,簡單而直接地作出真實報導及陳述。所謂順筆所至,就是把心中所思所想,明確地流露出作者的真實個性和感情。所以散文作者一般都是以第一人身稱作為敘事的方法。

可以說,散文的特點就是突顯個性,把個人感情的“自我” 表現出來。作者們都盡量利用自己獨特的寫作技巧,以自己的作品向讀者展現出真實而細緻的自我真面目,直接地表達出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經驗,所有對外事外物甚至內心的思想感情和思考能力。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二題

(2) 談到“自我的表現”的文體特點,季羨林在他的《月是故鄉明》一篇散文之中,便充份發揮了這種文學體裁的獨特色彩。

文章開首便說:『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開宗明義,要向讀者說的,就是自己故鄉中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明白不過。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於是,作者亦將同時讓月亮『有什麼東西當陪襯』,也來一拚說說山和水了。

文章從第三段起,便以『我』字開頭,不斷的用了許多個我字:『我的故鄉』、『我小的時候』、『我曾幻想』、『我的故鄉小村』。由故鄉的月亮,寫到故鄉的水,以『在我這個小孩眼中』、『我在坑邊的埸院裡躺在地上』,仔細的描寫天上的星星。讀者不自覺的便跟隨著這一位故鄉中小時候的『我』,『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看天上的月與水中的月『相映成趣』,再又『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甚至可以在第二天『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情與景,人物與外部事物,讀者與作者,都混然連在一起了。

過去即是過去,作者又把讀者帶離開了小時候的場境:『我只在故鄉呆了六年』。時間地點都改變了,作者瞬即轉到濟南、北京、歐洲、再又回到北京,告訴讀者四十多年之後,『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但是,所有世界各地的月亮,都比不上作者家鄉中『我的小月亮』。明白要說的,就是作者家鄉中的月亮,外地的月亮再明,都不及故鄉的月亮明:『月是故鄉明』,讀者又焉有不白的道理?

『見月思鄉』,是作者幾十年的心結與喜好和經歷,旁人縱然明,也是不解,只有作者心中明白,讀者眼目所感,不過是:『在微苦中實有甜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里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一一呈現讀者的眼前,也同時讓讀者清楚感受領會到了。

季老先生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內容非常龐雜,有描寫,記敘,也有議論,但最終亦是以個人為出發點,表現出非常私人化及自我的思想感情。

通篇以月為題,重點在描寫自己眼中心中,所看重的都是故鄉中的月亮。作者由始至終都是在抒發思念故鄉的感情,以及對於“流水如逝,時不再來”的感歎。這一篇文章可以說是以抒情為主的文章,描寫各處的月色、記述賞月往事,卻全部都是為了突出作者對故鄉月亮的獨特感受,抒發他的感慨。

這是一篇徹頭徹尾以“自我表現”為中心的散文。不過,愚見認為:有時寫文章也不必行行段段,字字句句都加重語氣,重複累贅的都在說那麼一個『我』字,除了可以讓看文章的讀者可以有一種喘息的空間,同時亦可以令文章有一種較為簡明純淨的感覺。試想若讀者耐心地看完了整篇文章,又那會不明白作者想說的是誰的故鄉中的月亮?可以這麼說:那一個『我』字,一方面可以說是作者刻意造就而成為那一篇文章的特色,亦同時可能成為了那一篇文章的最大敗筆。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三題

(1) 散文中的描寫的筆法,是把素材用文字呈現出來,可以用精雕細刻,濃墨重彩的筆法;也可以用墨線勾勒,不著顏色的筆法;更加可以不求形似,務求存其神韻。談到散文的描寫筆法,我們可以就著用筆的深淺、意蘊而言,分為意描、白描和細描三個種類。

所謂的意描,著重的是運用簡潔的筆法,也會採用一些修飾的手段,如運用比喻的方法去描寫目的物與人事。另外,作者又會運用意描的手法,省略,跳躍地描寫作者所看到或希望讓讀者看到的景物人情。力求做到寥寥數筆,點到即止,不落俗套的境界。

說到白描,就是不加點染,不用或甚至少用色彩濃烈的修飾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必用上任何的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質樸的文字,對事物進行樸實的描繪,展示散文本來的面目。白描,就是以最基本、最簡淨的慕狀形容,客觀樸素地形容目的人物和環境,以至作者所看到的景狀和物象,沒有什麼修辭手段。白描的勾勒基本上是完整的、連貫的。

而細描所用的,卻是細密、逼真的筆法,對人物或事物都作出細緻入微的描慕刻畫,精雕細刻,務求纖毫畢現,繪影繪色。細描的特點在細,但卻並不是面面俱到,巨細無遺,所謂:「有捨才有得」,作者需要的是作出適當的選材,懂得集中寫作的目的物,主次分清,才能有上乘的好散文。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第三題
(2) 徐治平寫作的《仰望布達拉》,描寫的對象就是西藏的布達拉宮,是運用了細描的描寫筆法來寫布達拉宮。








作者由“進入拉薩,”馬上把他看到的布達拉宮的“白”、中間的“紅宮牆”,“頂部的……金飾物在陽光下閃著金光”,“背景是白雲藍天。”帶到讀者的前面。

在這裡,作者利用了幾個剌目的顏色:白、紅、金、藍、白,由建築物與天上面的雲都寫到了。筆法簡單清楚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布達拉宮帶到讀者面前,難怪讓作者甚至是讀者都會『心中一聲驚呼』而“感到有一種不可逼視的光從前面射來”。“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種神秘的聲音在迴響”,令讀者進入了作者時間空間,同時感受到布達拉宮的“莊嚴與祟高”。

作者又運用了動點描寫的方法,從不同的立足點仰望布達拉宮,包括“北京中路北側的玉蘭花燈下”、“紅山西側”、“紅山北麓的宗角祿康,在一個十畝許的人工湖北岸”、“八角街中心大昭寺的金頂上”。作者從不同的立足點仔細觀察、描寫巍峨雄偉的布達拉宮,不但令人有目不暇給之感,也通過“在拉薩,幾乎隨處都可望見布達拉宮”的事實,印證了“布達拉似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莊嚴與崇高”。

作者根據自己的觀察立足點和描寫的空間變化而描寫當時的事物,運用了定點描寫法、動點描寫法、步移法,描寫布達拉宮,表達了作者對布達拉宮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接向讀者說出:“布達拉宮”就是“聳立在拉薩市中心的紅山頂上”。細說了布達拉宮的前後左右,甚至屋頂,底部,“東西兩側的宮牆”、窗戶,再對比天空的藍天白雲,把布達拉宮比擬為“佇立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長者,一位哲人。”

作者與讀者一起跑到布達拉宮的前後左右,把這一位有如“長者”、“哲人”一樣的宮殿,作出禮拜:“在拉薩,幾乎隨處都可望見拉薩。”因為,“布達拉宮似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超越了時間空間的距離而永遠存在。布達拉宮的美麗與恆久,在作者筆下得到肯定,同時令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的筆法高超,亦是令這篇文章可以作為範文的明証。


參考書目:
香港公開大學(2010)“AC366C中國現當代散文選讀及創作”,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