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功過

電視上看到何喜華談到現在某些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基層社會小市民:「比起五年前,他們非但是沒有改善,實際上似乎是更加不如。這在一個擁有龐大儲備的社會來說,是很難令人理解的。」

他的眼淚,令我都給感動了。

而同一時間,我腦海裡想的問題是:某些人就只有能耐等待別人為他的前途作出施予性安排而沒有好好的,自發性的為自己而努力多一點點。

朋友說:「當年就是因為他的動議,致令許多沒有居港權的國內人士可以來香港生下了可以有合法居留香港的小孩,引致更多的社會家庭的產生。」

世事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的。

而因為黑雨下令電視機上出現了山洪毀村奪命的畫面,讓我想起,原來香港仍然有某一個與我日常接觸的社會層面是如如此的不同,也令我鈎起小時候在新界鄉村與父母親為生活而奮鬥回憶。

原來,任何一個繁華的大都會,都有另一小撮讓人遺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