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星期一

私語

做人, 最要緊的是光明磊落, 老實可靠, 不要有歪念, 自然睡穩妥貼。

過分計算, 反而有失。

「機關算盡, 反誤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聰明絕頂, 仍然有失。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時節

生有時, 死有時, 怨有時, 恨有時, 真情實性, 可見真章。

吃食自給自足, 心安理得。

「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短處, 只管說別人吃的多, 沒想到最吃的多是自己。」

「到別人家吃飯, 其實我只吃半飽而已, 可是仍然招人話柄。」媽媽呀, 你女兒讓人家笑話看扁了, 對不起。

家訓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我們都不過是凡(煩)人而已。」

「是爸小時候看我準備考升中試, 唸書辛苦而加以安慰說的。」

「我倒以為是你祖父說的。」說的也是, 祖父是個書痴, 自然有此真言啦。

媽媽的媽媽 - 一個女人的故事

「聽說, 母親一生救過三個人。」 我的母親說。

大姊的父親因為犯事被拘, 急需二十塊錢營救, 於是把二歲的女兒賣與母親, 人家還說她是捉隻耗子進米筒呢。

當然啦, 那時候的二十塊錢, 是好大的一筆錢哪, 而且外祖父是行船的, 家境應該不算太富裕, 還要在懷著我媽媽的時候再多養一個二歲的小女孩, 也不是容易的事了。

「所以, 她是很安祥自然的歸天, 享年九十的。」

善有善報呀!

「除了一個弟弟, 我本來還有一個妹妹的。她是遺腹女, 有一天我找不到她, 全屋亂找, 連床底下都找遍了, 原來母親己經把她棄掉了。」

是非

「說你呀, 怎麼怎麼, 跟著又說我怎麼怎麼........。」

成年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少不了又牽連到小孩子的身上。

祖孫倆

「嫲嫲你上樓來吧。」他在樓上叫。

「上樓來幹什麼?你怕黑?」

「不哪。我怕你在樓下昏倒了沒人照看而已。」他才九歲而已。

有一次我與他在茶樓吃早點, 他看著同桌的另一位小孩與老人家, 對我說: 「如果嫲嫲像這位老人家般愛我便好了。」

天知道, 他嫲嫲愛他絕不比世上任何一位少。但是, 人的要求是永無止境的, 他絕對知道祖母愛他, 愛他哥哥, 但是, 他仍然希望有更多更多, 而且, 他其實亦不能肯定他祖母愛他有多少啊!

我的小時候

爸爸總愛在飯桌上挑剔媽媽的廚藝:「太生......太淡.......瞧, 你的頭髮掉到菜裡了。」

為了讓媽媽好過, 我只好默默的低頭, 把面前的飯菜吃個精光, 作無聲的抗議, 亦為可憐的媽媽打氣。

長大了, 人們都說我吃的比別人都多。但是, 喜歡我的朋友, 都愛把好吃的留給我, 看我吃的高高興興才罷休, 而我亦樂於享受這一份又一份真切的, 混和著親情與友情的飯。

離別

「嫲嫲, 你真的要搬走, 跟三姑媽住?」

哥哥放學回來便說。

「弟弟每一次跟我道別都抺眼睛。」

八十歲的母親又如何捨得與他分別?

「他們從出生日起便沒有離開過你。」

姑媽亦是從他們在他們媽媽腹中便開始認識他們的了。

生離死別, 從來都是傷神的。

我們是成年人了, 都因為事件的發生而心緖不靈, 影響工作, 何況是一個九歲十二歲的小孩?我不能不為他們的功課和日後的行事為人擔心。我太清楚一個傷心人的痛苦了。

「嫲嫲, 今天的便當是你做的嗎?怪不得如此好吃。」

「姑媽又來與嫲嫲一起做好菜好飯我們吃了。」美夢從來最易醒。

「嫲嫲做的飯菜是最好吃的。」此情此景, 何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