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5日星期一

去年初三日

與美麗之友會的朋友們去了東涌再行入梅窩,吃了一頓午飯和美味的小食,至今回味。末了還排了好長的隊,搭巴士回家。

幸而有你 Lucky to have you


不是因為想喝那一杯咖啡,只是因為想找一個可以安坐的地方。

我看蘇乞兒

竟然是因為想紀念與弟弟一起看電影。

就只有那麼一次,也是在新年假期,已經是N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們都還小,就是看成龍的醉拳,或是蛇形勺手?因為是春節,居然要坐在戲院的第一行,慘慘慘!記著這件事情,因為每一拳打下來,都有如被打在自己的身上!太逼真,太難忘了!

與小侄們看電影的次數就比較多了。

從來生離死別都是艱難的,只望孩子們謹記大姑媽的囑咐:『從今而後,一顆心只需要記著世間所有美麗快樂的事,所有的不快樂,都不過是人生的小插曲,一點點的試煉,都可以隨風而逝,隨火而燒,不必記,不必掛。』

世上什麼都可以變,只有愛會相隨。

我的蠋光晚餐 My candle light dinner at home

下班晚,總趕不及在母親與三妹妹的晚飯時間,都是媽媽把飯菜放在電飯煲裡熱著,我回來便自己吃。

本來沒有什麼不妥當的,不過,屋子小,媽媽上床睡了,我便不敢亮燈,常常摸黑放下手袋便在廳外吃。還沒吃到一半,三妹妹又蒙頭大睡了,我又只好識趣關燈,只剩下洗手間或廚房的燈,借著點光吃我餘下的一半飯菜。

朱玲玲的美貌與知慧

她的美貌是公認的了,可我倒 慕她的努力,又會拍照片,又會打羽毛球,這才是動靜佳宜,令人羨慕的人生呀。

謝君豪說:

做人要有目標,而且要清淅。

活在當下,是要把握時間,好好生活,好好努力。

什麼叫踏實?各憑所學,賺取生活所需,不浮跨,不張狂,不妄想要得到不該自己得到的一切物質享受。

『看人要看他的言行。』

當然囉,言語發自內心,辭令寄於學問,到後來,他們的行為又比空口說白話來得實際明白。

生活的戒條:

『閒談莫說人非』,因為你根本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也沒有讓人家有自辯的機會,就不要多說話,胡亂猜度了。

愛死了! I love it so much!

『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
"Maybe I am not existing in the success.but within the success should be completed and let me in."

非常憾動又感動於這一句話,多謝華叔!
That's very sensitive and touching!Thank you for Mr Szeto Wah's inspired words.

天地有正氣!
That's a positive rule in the heaven!

傳統 Traditional

百行孝為先,無論是東方或西方,講究的都是尊師重道,禮義廉恥,時代的進步,不是把非變成是。

今年是弟弟過世後的第一年春節,還沒有下土,人事已經全非了。

『你媽媽與嫲嫲意見不合,嫲嫲要搬走了。』

為什麼不可以對小朋友說:『爸爸身體不好,我們照顧不了年紀老邁的嫲嫲,只好讓她跟大姑媽住了。』事實上,老祖母不願意負累兒子媳婦,早就不想跟兒子住了,只因捨不得兩個可愛聰慧的小孫子而已。如今兒子仙遊,老人家的悲痛,又豈是旁人可以明白的?

『他若先走一步,我亦不想在此看到他留下來的東西了。』老人家心中早就有了打算了。

『他用過的手杖你要不要?』

『他都先我而去了,我怎麼還能天天看著用著他用過的手杖?』

『嫲嫲,你真的要搬走了?你要搬去跟姑媽住了?弟弟聽了媽媽的說話,與媽媽生氣了。』十一歲的哥哥放學回來,告訴老祖母如是說。

『他每一次看見我,一隻小手便往臉上眼上擦。』可憐的小弟弟呀!他是捨不得天天看著他長大的想祖母呀!可是,他又是母命難為,不能不聽命呀!

『大人的事,你別多管了,要好好唸書啊。』他還不過是一個九歲的孩兒呀!

從此以後,星期日的大清早,我再沒有收到小弟弟來電話說:『大姑媽,把你的電腦帶來我家讓我們一起看電影。......大姑媽,快些來與我一起去酒樓吃早茶點.......。大姑媽,帶我去街角玩扭蛋遊戲呀.......。我們去超級市場玩瘋狂大購物呀........。』

大年夜,年初一,年初二,老祖母的心一直在七上八下,天天在等待孫子們的電話。

『姊,媽媽好像並不高興,有心事。』三妹妹說。

昨天到二妹妹家吃飯,母親的腳步非常沉重遲滯,我知道,不是因為她提著帶去的一大鍋自家製作的盆菜,是因為她在想:『孫子們來了沒有?』我們都準備了八個人的份量了。

結果,還沒有走到二妹妹家的門前,四周靜悄悄的,她知道,她的願望,我的企盼,都落空了。

想想古代中國人的傳統是晨昏定醒,現在連一年一次的,向家中長者拜年問安都做不到的人,將來還會是一個有品德,知禮數,明事理,可以獨立自主,貢獻社會國家的有為青年嗎?!

『都要媽媽允許才成啊。』小朋友是應該聽從母親的指示的。

誰無父母,無子女,只是各個家庭對小孩子的教養不同,我只能惋惜弟弟英年早逝,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們!

媽媽告訴我,去年在弟弟家吃的開年飯,是弟弟清晨四時起床為我們準備的,而今年在二妹妹家吃的開年飯,是媽媽早上五時半起床做的。剛好一年,雖然多了二妹妹兒子的女朋友,卻也少了弟弟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