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枕上作> 陸游

一室幽幽夢不成,高城傳漏過三更。
孤燈無燄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
壯日自期如孟博,殘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

據錢仲年資料,這首詩寫於開禧元年(1205)的秋山陰作,當時陸游八十一歲,已經是一位垂垂老矣,進入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對於朝廷的積弱,國事的無可為,縱有豪情壯志,作者都已經是無能為力了。

「一室幽幽夢不成」,想的是幽幽不能完成的收復河山的夢,「高城傳漏過三更」,三更之後還聽到傳來高城漏鼓的聲音,深宵不能寐的詩人當然是思潮起伏得很了。

「孤燈無燄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身處荒村寒夜,無聊又無奈地看著孤燈之下出沒的鼠輩,聽著遠處因為有夜犬走過而嚮起的枯葉聲音,令人深覺長夜之靜和作者的孤寂。

「壯日自期如孟博」,回想自己在壯年時期都有如東漢名士孟博的氣慨昂然,都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都有澄清天下的雄心,是何等的豪情激昂。「殘年但欲慕初平」,如今卻己是進入殘年之際,只能仰慕在山中修煉的黃初年道士,因為事與願為而消極看淡世事。詩由開始的氣勢高昂而變到後來的意志消沉,完全是一位年邁老人的心態。

「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表示如果不能入道修行,便也選擇放棄家園而乘舟遠逸,看江上的清風明月而終老,是何等的消遙快樂,希望自己可以完全的置身於人世物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