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黃庭堅

其一:
投荒萬死鬢毛班,生出瞿塘灩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其二: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裏看青山。

既然是黃庭堅的代表作品,評詩的人對這二首作品的佳妙處早有不少評論,個人愚見,這兩首詩無論在境界及胸襟方面亦盡見詩人的獨到之處,技巧亦高。

「投荒萬死鬢毛班」,要投荒,要萬死,要鬢毛班,都是磨人刺心的事情;「生出瞿塘灩澦關」,本來是要干冒大險,去關渡江而有視死如歸的心理準備,偏偏可以有「生出」的感覺,把本來應該是死的感覺變成生,自己內心的明澄,也同樣使讀詩的人感到精神震奮,把本來應該是沉痛的氣氛變得振作,讀之而無衰颯的感覺。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是何等的豁達安然。雖然是被謫遠投荒,不能看到家鄉江南的風光,仍然可以一笑置之,振起精神,對生命的無常敢於面對,願意安處於逆境而不過分憂慮,應該可以說是達到樂天知命的境界吧?

「滿川風雨獨憑欄」,自有一種瀟索寂寥的味道,借景寄情,才有「綰結湘娥十二鬟」的想像,說君山似十二螺髻,同時帶出了「湘娥」的故事,充滿了聯想力。在風雨中登上了岳陽樓而遙望君山,「可惜不當湖水面」,希望的是可以在銀山堆疊凡浪花中看到青山,詩人的藝術技巧令人讚嘆。

在這首詩人,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充滿藝術思維的想像力,也欣賞他所具有的對生活的觸角,因為懂的享受生活裡的情趣而詩情滿懷,自然亦能無視於生活上的艱難困苦而自得其樂,看山看水而胸襟廣闊,令人讚賞。在欣賞詩的同時,亦令讀詩的人對作者心生敬佩,由認識一首好詩而更加了解詩人的情操,誠屬難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