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驚心

街轉角處,掛了一塊寫著紅色大字的橫條: 恭賀各位業主收齊了發展商的付款。

即是說:我已經付足了賠給業主的錢,這一棟物業的發展權是我的了。

高鐵馬上動工,又有人發大財了。

城市化不是不好,社會進步是必然的期望,不過......總是有人快活,有人愁的。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也來說環保

原來自己用手洗衫都係好重要的環保行動。 各位如果分配得到時間,都可以試一試,會有另一種體會。 其實,生活上有好東西都不是不可以改變或重整的,得閒想一想,都有更新作用!

小朋友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秒,甚至是在母親體內由,從有感覺形體的一刻開始,所有的時間便被分割成為一小段,一大段的,甚麼時候吃,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要拉,要喝,通通都被安排好。

長大之後,以為可以有較大的自主能力了,其實亦不過是被更有權力的人或甚至是自己重新作出安排,直至老死。

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滿足

帶了小孩去參加踢球活動,自己一個人走的累了,熱了,乾脆跑到政府管轄下的市政大樓,痛痛快快的洗了一個清爽涼快的沐浴,再約附近住著的哥哥吃個下午茶。

太愜意了。

小弟弟的畫裡世界

一個八歲男孩的真實反映是:

一張A3 size的畫紙,上面畫了所有他生活圈子幢面接觸到的人和事:有他愛的爸爸媽媽,嫲嫲,甚至大姑媽都在。當然也畫了他天天拿在手裡,纏在腰間的長短手槍了。她嫲嫲是車衣高手,自然會替小孫子做一條長短適中的帶子繫在肚皮上了。

在他的畫裡,竟然是佈局勻稱,比例合適,而又沒有讓那一張畫紙的任何一個角度留空了的。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遊子

離家在外的人,總是想方設法的在另一個地方,重建自己熟悉的環境。吃的穿的玩的,其實可能比在家鄉還更家鄉。

我有一個朋友,唸的是國際金融,可是,她下了班,在家自己做的,是原來在中國小時候吃過的所有各式麵食和小米等等的食物,連麵粉皮都可以自己做。

在她住的臥房,她為自己佈置了一個作畫的書桌,為的就是秉承父母所授的:毋忘國萃。

我只覺這是一位猶如在遠古中國的閨閣女子,躲在小樓一角,畫著完全的中國式花鳥虫魚的小畫。

一個人去國多年,愛她的,她所愛的,全都在中國。到底,這又為的是什麼呢?

香檳葡萄

我只在美國的休斯頓看過,買過,吃過。回香港之後,好像都沒有在超級市場找得到,有一點點的掛念。

那是一種很小很小的,略呈一種深紫色的小小葡萄,小的讓你必須很有餘閑,坐下來,一顆接一顆擇下來吃的小東西,又因為它的小,不會讓你覺得太甜,太膩。

人就是如此的了,只管想著失去的,沒有珍惜握在手中的。

治學為人

有書畫名家訓導學生說:『做人為先,讀書第二,書畫冶情。』

書畫可以不斷的用不同的方法添染,表現,設色,配合,做人,寫文章亦當如是,同一樣的事情,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表現不同的看泓。

也斯,梁秉鈞先生,祝安好!

生病了,總是不好的,何況是患了重症。不過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只求少受一點身體上的痛苦而已。

人都有看遠不看近的毛病,讀到梁先生老早已經重視自己的出生地 - 香港的一切生活的足跡和人文環境,甚至不斷以他的文字世界紀錄下來而成為文章,不無愧疚。這就是人家成功而自己失敗的地方了。

聽說他每天只想四小時,整天想著的就是要寫作。成功,從來都不是空口說的。

幸好.....

看到報紙,有45歲患精神病的女人從新世紀商場跳下來了,死前倒吃飽了.....。

前些時候在觀塘民政事務處工作的時候,有市民拿了遺書,器官捐贈咭讓我看,說要尋死......說香港政府沒有一個部門可以幫助他解決財困的問題......。

他走了之後,我一而再的向同事詢問:到底人是否會真的走投無路,真的非死不可?

答案不是沒有的,只是我們都不方便教他:『橫豎都是準備了要死的,在真的非死之前,可以拚死賴債,或者經過一些時間,可以有轉機的呀。』

說到底,人是求生,不是求死的。

『我弟弟生了病,坐在病床上,不能吃喝,不能下床,半年了,真的讓他妻子和醫生決定讓他回天家了,他還不肯閉目呢。』我連這個都告訴他,是要讓他明白,生命是如此的寶貴:『我是不認識你的,但是,我仍然如此珍惜你的生命,花了三次,每次超過一個小時來開解你,輔導你,為你作出最明白的指引,你為何仍然不明白我的心意?』

回家之後,我跟媽媽說:『他最好不要在死後把器官捐贈給別人,他這麼笨,省得害人。』

同事後來跟我說:『他也不過是想找個人聆聽和傾訴而已。』

那倒好,我並不真想他就此便輕生,白白浪費了他爸爸媽媽養育之恩,也讓他口中說的不肖兒子們終身遺憾。

人,至要緊的仍然是,剛敬自強,不屈不撓。生命,總是可貴的。

幸好我昨天沒有在那一個商場吃早餐,看書,我並不看多看這種無謂的輕生。

想想多少人想留著寶貴的生命都不容易呀。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至愛

原來這就是小弟弟都愛的爆丸卡通片,主角是一隻圓圓的小蛋球,骨溜溜的,會變成一隻身手不凡的機械人,也會組合而成更大的,具有強大戰鬥力的勝利者,完完全全是日本式的文化。

爆丸,因著我們的小弟弟,終於有幸認識你。

『我不要你們叫的肥仔,我喜歡你們叫我超能仔。』很小的時候,他已經懂得向我投訴和有所要求了。

其實,有要求是好的,這才是現代人的溝通方式,比起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多麼不能理解我們呀。

時代是應該進步的,下一代是應該可以糾正我們成年人的不善的,說到底,我們所學的,已經是過去了幾十年的一套理論了。

張翠容的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正在追看這本書的時候,新聞正火熱報導深圳的血汗工廠事情,有一種火燒到中國的感覺。

世界總是不公平的多,富有的商人,又如何會真心把別人的兒子當成是自己的兒子女兒?

悲劇總是不停息的發生,那怕是資本主義與所謂的民主社會。人們早就練就了一身說謊的好本領,隨時隨地使用出來。公義?良心?那裡可以存在?

說話盡管說,道歉盡管道,商人還是只管賺自己的錢才是最根本的慾望。只是,我發現人都是自私的,而能賺錢的人,說話都少了技巧,露出了本來面目,是因為文化程度,抑或早已是財迷了心眼?

陪阿妹看醫生

三妹妹說:『是呀,她真的很厲害,很能忍耐,遷就我的。』

當三妹妹對輔導她的醫務社工這樣說我的時候,心裡不無感激。我早就跟所有朋友們說:『她跟平常人跟本沒有分別。』

媽媽說:『曾經有醫生說:當年她小的時候,應該是有醫生斷錯症的。』便算沒有斷錯症,她吃了幾十年的藥,也遂早就治好了。只是因為人們對這種病瞭解不深,也沒有人真的試圖真正的瞭解她,當然也包括我們在內,就此白白斷送了這麼一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子。

當知道弟弟生了重病,是她跟我媽媽說的:『姊的腳步很沉重。』她比誰都瞭解我的難處。

很多年之前,我工作過勞,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也沒跟家人說起,也是她走過來跟我說:『我們幹車衣女工的,日常就是是這隸互相替對方按摩腰部。』說時便動手讓我減輕痛楚。這是連原本當過車衣女工的媽媽都不明白,看不到,也不知道的事情。

家裡出了事情,我們從來都沒有跟她仔細談起,可是,她也從來沒有不知道的。這大概就是她獨有的慧根和靈氣吧?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夏天的腳步


原來在大學門口,一團一團從天空中飄下來,滿舖地上的,就是人們說的蒲公英。

再往上走,是一顆一顆,像是硬殼果,又比龍眼小一點的圓圓的小果粒。許是因為昨夜洒落的一場大雨,把它們從樹上打到地上。它們也實在是太小了,小的令我不忍心就此用自己的腳踏在它們的上面走過,只好從這一邊的馬路蹺著到另一面。

再過去就是一大片的,橙紅色的花瓣,又是滿舖在小斜坡上,好像向我招手。而那落了紅花的影樹枝椏,從這邊伸到那邊,恰巧就成了一道蔭蔽行人的拱道,為過路的人稍稍減一點暑氣,下小雨的時候,應該也可以擋一擋吧?

感謝各路花兒樹兄,為小妹在路上減了一點愁煩,多添一點生氣。



忽然讓又看到一朵紫色的,也說不出是深紫還是淺紫,只就是很好看的紫顏色的花,也叫不出是什麼花,就那樣靜靜的躺在路上一隅,彷彿就為了等待我走上前去,為她拍下最美麗的一張照片。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工具

書店門口坐了個會畫彩色咭片的女郎。

『我的工作就是要告訴你們,如何運用面前這一些畫具作畫。』

於是,一幅又一幅簡單又漂亮的畫片便誕生在我們面前。

『要畫一道彩色還不容易?還有這個毛公仔......。』

第二天,我特地跑去買了二件小工具,送了給三妹妹使用。

下次要去找一本好的工具書,仔細的畫一畫。

『完成了一張畫,可以令人有一種成功感。』她說。

這個我當然知道啦。

曾經有一次,我畫呀畫的,竟然不自覺地笑起來。

『那是因為顏色有令人改善情緒的作用。』當時,教我畫畫的老師便告訴我。


幼承庭訓,家教深嚴,努力學習的是要求好,外形要好,內心要好,人到中年,漸漸覺得以前的一套其實很死板,古老,不合潮流。當然現在不能完全推翻一個已經成形的自己,但是,總可以有一點點的自己吧?

今天在港島南區的沙灘看到那麼多的人都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我跟朋友說:『趕快一起到沙灘玩樂。』我心裡想的卻是:一定要買套二件頭的泳衣才好。

風光雖然明媚,大白天,如何有這麼多不用上班的人可以在水裡玩樂?

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

婆婆的故事

她都九十多歲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可以賣生果。

『不過因為到底年紀老了,有些事情是真無法記著的,給她三百塊錢買生果開檔,根本拿不回三百塊錢回來。有時看不清什麼是磅,什麼是斤,也有的時候多找了錢給顧客,有時又想不起回家的路,卻會得坐的士回家,至於如何告訴的士司機地點,卻是不得而知了。』她女兒說。

一天下午,她讓一架的士撞倒了。

『昏迷了二天,醫生都說要有心理準備了。』

可是,奇蹟地,她又醒轉了。

為了讓她有一種求生意志,家人會問她:『你想回大兒子的家還是女兒的家?』

她會說:『回女兒的家。』

因為女兒家住深水埗,可以讓她去賣生果。

『她在深水埗五十年了,前些時帶她去茶樓,有個男人走過來說:亞婆,以前我在你後面偷你擔著賣的生果吃,現在我帶了我的凡。』

『以前我不太懂得孝順她,後來曾經送她一個三數百元的金戒指,她居然封了一千元的利是還我。要逗她高興,只有帶她回鄉下探望親人,帶她去飲飲茶,讓她可以自己去做生意,賣生果。』

『這次不能不送她進老人院了。以前說送她進老人院,她就會說要去自殺的了。』

又是一個揚眉女子。

中國風 China Wind/Chinese Culture

豈止是名店,如今連咖啡室裡都是說普通話的人了!

我小家,只希望此人是附近大學的學者師生。

也不是我把中國同胞看扁了,只是,當你坐火車的時候,看到一個混身掛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名牌手袋的妙齡女郎,地上擱著兩袋從香港卓悅買回來的東西,擺明就是一副早上來香港買點化裝品,晚上回深圳家的樣子,手裡卻拿著,口裡啜著一大杯冷飲的時候,你會怎麼想?

相熟的店員說:『還好有他們來香港充撐一下呢,否則我們都要沒工做了。』說的也是。

香港的菲律賓女傭 Philipines in Hong Kong

我家樓下是一個菲律賓人星期天聚集的教堂,那已經是沒話說的了。可是,晚上散步到旺角,看見連鬧市中的商店門口,甚至街市門口,行人天橋樓梯口都蹲著一整排在拿著飯盒當著所有行人吃飯的女傭工,你會作何感想?

不過,總比我們的國內同胞向Sogo Dior 名店的店員投訴說:『為什麼不可以讓我們坐在店裡吃東西?』

下次還是要去一下菲律賓旅行比較好,可以實地真切的看一下他們在自己的國家是怎麼個樣子的,應該可以更能體會一下異鄉人與本地人的分別。

玻利維亞

第一次聽到這個地方,是自己與朋友一起合資開移民公司的時候。

當時應該是天安門事件之前,香港的移民潮已經是如火如荼了。

而中國大陸人為求可以盡快離開中國,許多人都會選擇南美的國家:『可是,那裡的人都有槍的呀。』連申請人都知道那裡不一定是好最好的選擇,但是,為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她以為而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也是不得已呀。

人,活著就是為了好好的活著。

感謝張翠容,又為我展示了世界的另一個角落。

深圳黑夜 Dark night Shenzhen


『已經是深圳最好地地段了。』朋友說。

不過是晚上十時五十分,街上行人密集,四周卻已經是烏燈黑火,伸手不見五指。要找個人問路嗎?沒有問題,街上的守衛人員多的是,亦樂意回答的們兩個女人的問題,耐心指示我們該往哪裡走,甚至告訴我們已經沒有地鐵到火車話了,要攔的士過關回香港了。可是,我們在對話的過程中,根本無法看得清楚對方的面目。實在太黑了!

十年前的深圳,與今日比較當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的確是進步的多了,但是,黑夜街頭的感覺,仍然是一樣的。

『這是環保呀。』我說。

也是能源問題吧。

在香港,那怕是後街的角落,恐怕都要比深圳最好的地段要明亮得多,何況還是晚上十一時之前。

香港,就是如此的不同。

美國休斯頓?晚上的街頭也是黑黑的,人坐在車內,旁邊馳過的汽車呼嘯而過,誰也不必多管誰的閒事。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黑暗體驗

曾經在香港盲人輔導會擔全過兩年的行政工作,對失明的人有較多的接觸,得出來的經驗是:

並不一定是我們開眼的人對他們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待遇,反而是他們對我們開眼的人有一種特別的不同。

因為他們是看不見的,他們的感覺便特別靈敏。後來,我自己曾經用一種差不多的方法,有意地不以眼睛看事,而專注地集中利用自己的感覺,在工作間,那怕我是低著頭看地下,竟然都好像可以感覺到方圓較大的地方,都彷如看到很多。那一種感覺,竟然是非常有力量(powerful)的。

怪不得小時候就已經聽人說過:人有的時候,看不見的比看得見,更為厲害。因為沒有了視覺,人的感覺便相對地增加了敏感度了。

許多人因為眼睛看得見,反而分了心,對周遭的人與事都失去了重心,反而忽略許多珍貴的畫面,所以我旅行非常喜歡隨時隨地,隨心隨意地用鏡頭把身邊所有趕得及或趕不及的人與事都記錄下,不想錯過路上的任何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人生路上,好好醜醜都是一種經歷。

另外,失明的人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外表,包括自己的眼耳口鼻,無法以最佳的狀態展示人前,這是他們吃虧的地方。相反,開眼的人因為可以自己調較修飾,有時便比教佔了一點點便宜,可以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別人的面前。

衣服

『給你也買一件有三隻貓頭的衣服,跟我這一件都是一樣的。』

『這件有孔雀式樣的花裙子很好看呀,你也買一條,我們下次出來,可成了穿花裙子的對兒了。』

女孩子遇見了投緣的人,才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穿衣心得。

『我是不會告訴人家到哪兒買衣服的,只除了你。』

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有朋友如此對我說,而這一位朋友,竟然相知相交了三十年而不間斷。

姊妹,我今天已經穿了三隻貓頭鷹印花的衣服上街了,也穿了長裙子在越南陸龍灣拍了照片啦。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女人,你的名字是........

昨日陪了母親大人一天,居然又可以在晚上跑到深圳跟朋友一起修理指甲及吃個豐富豬骨湯晚飯再回香港跟母親大人一起,人生如此,乎復何求!

終於逼迫媽媽買了新衣服,二雙新鞋,她居然又懊悔該買另一雙三百多元的涼鞋才好,你說女人幾煩,八十二歲都貪靚!

『這一雙不好看,穿起來有點笨。』

『那是有汽墊,穿上了走路舒服咧。』

『就是不好配衣服呀。』

朋友那天還說:『她還算好了,我媽連波鞋都不肯穿。』

終於她買了一雙行山鞋,乘地鐵的時候還嘮叨說怕難看:『平常在老人中心都沒看過人家穿這個的。』

『你少見而已。』我指著旁邊一個女孩子腳上穿的,說:『這不就是了嗎?』她才肯善擺甘休。

把旅行時拍的照片給她看,她居然會說:『明明用了假牙的,為什麼看起來像沒有牙齒般塌了下巴?』

媽媽啊媽媽,人會老,會肌肉鬆馳的咧。

觸目驚心

城市人幾難得可以有機會在早上聽到鳥聲啁啾,卻竟然會向有關方面作出投訴,說被雀鳥過早的啼聲吵醒了好夢,咋看到這一個消息成了報紙頭條,個人覺得有一種不能置信的感覺。

多少人家夢想的房子,就是可以在寧靜的早上,聽到鳥嗚鳴。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祖母畢竟老了

跟媽媽說:『今天你的老人中心休業,待會帶你去吃東西逛街吧。』

『好呀。』

於是,我心中盤算:在香港境內,有什麼地方可以讓老人家走走?

媽媽身子表面尚可,畢竟是82歲的老人家了,帶她到中國大陸遊玩,她回來後,再想游說她再去,她已經斷然拒絕:玩一天,累了兩天。

我只好常常跟她說:『媽媽,你要多撐著點,等你的孫子們長大呀。

2010年5月20日星期四

其志在此

朋友邀約吃飯:『有家餐廳新開張營業,可以一起去嚐嚐新。』

老生常談的是:吃飯其實並不真的在吃檯面上的好菜好飯,吃的其實是在各人心裡的濃情密意。

再好的店,其實都不如在港式茶餐廳一起吃的小菜白粥,甚至一碗清湯米粉。

2010年5月18日星期二

人心肉造

『哇,終於等到這三隻貓頭鷹圖案的衣服了。』

付錢的時候,卻發見店主在拆那透明膠袋子。

『幹嘛把衣服的塑料袋換掉?』

『難得你們喜歡,這膠袋讓其他客人弄的有點不成樣子了,乾脆給你們換個新淨的。』

賣十二元半一件衣服的小攤販並不遜於名店的商業道德與人情味。

The elder said that, 長者說:

『害你的人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的.....不要不開心,自己沒有做錯事便好了.....。』

可是,誰又能站起來主持公道?誰又可以真的無愧於天地?

懂得原諒別人,是一種福氣。我雖然早就學懂了這個道理,真的事到臨頭,還是意難平的。

『所以才要跑到印度避靜,才要到越南,讓天下的人文山水洗滌我的心靈,重整旗鼓,再戰未來。』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承諾。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我和長者有個約會

『便算現在要我就此回到天家,我也是不枉的了。』

於是一桌子人,又像回到越南之旅的其中一個片段:『西式與中式的有什麼不同?』大伙兒又討論起儐儀展覽,甚至有人願意付十塊錢睡到棺木裡拍遺照的事情上。

『怕什麼了?早晚都是要報到的了。』

座中還有一位七十八歲的老人家呢。

三妹妹的畫 My sister's paintings


媽媽說:『她若是生長在條件較富裕的家庭,一定是小姐一樣的生活,說不定還能發掘出更優異的才能呢。可惜......。』

如果她生長在教富裕的家庭,如果不是當年的醫生斷錯病徵,如果...... 人生有太多的如果了......如果.......。

朋友在工餘也愛畫,在我的網址上看了她的畫,說:『這都是很好的畫,請問她是否一個藝術家?請代我鼓勵她多畫一些作品呀。』

命運,早就在你出生之前決定了一切。 當有專業人士作出了評估與標籤,她寶貴的一生便有可能終結了。可惜呀可可惜,無奈亦是無奈......。』




香港及深圳的新娘

在百萬葵園,看到差不多有十對八對專誠穿了禮服,甚至有全隊專業的燈光師與攝影師,化妝師同來的新人,發覺與香湘街頭看到的新娘子,甚至是外國旅行時看到的最大的不同,竟然是一雙夾著白色人字拖新娘子的腳,與及穿了透視襯衣,汗流如雨的新郎。

香港藝術館尋踪問跡


『這個吳冠中的畫展,我在星期三已經看過了,現在是與你一起再結伴重看,非常值得仔細學習的。』

『我倒是比較愛看那些瓶瓶罐罐的。』朋友說。

吃完了一個半自助式的午餐後,我們居然在藝術館消磨了一個下午。

『大概我們都是滿有藝術細胞的。』

看,我們都在畫家門口坐著等進門了.....不不不,我們已經出來了。

去年今日

星期天,打電話到弟弟家:

『她們的媽媽帶了小弟弟到你家附近的體育館參加壁球比賽去了。』

橫豎在家沒事幹,馬上跑去為他打打氣了。

『雖然輸了,也不必生氣,姑媽請你吃個大早餐吧。』

把他帶到商場,讓他自選:『這個可好?』

『還是回到先前的第一家吧,省得媽媽又說我麻煩了。』

八歲的小朋友都知道不要為了自己一個的喜好而讓別人多添了煩惱。

吃過早餐,我們又到戲院看了一個戲。

『姑媽不想你儘看些打打殺殺的電影呢,喏,就看這個熊貓回家路吧。』

他也不如其他小朋友般硬與我抬槓,乖乖聽我的。只是,整個看電影的時間,他不是吃爆米花就是去買可樂。

後來他媽媽告訴我:『他說要陪你看電影呀。』

美國故事之四:上學記


看見前面座位的高大青年竟然用紙碟盛了二三個甜餅回來,一邊上課,一邊享受學校提供的豐富早餐,我便更加肆無忌憚的照單全學,再加一個美國大蘋果或青提子,真是說有多愜意便有多愜意。

同屋的北京小姐說:『付了這麼高的學費,自然有不同的待遇了。』

隔了差不多兩年,才又鼓起勇氣,在香港的咖啡店吃到這個平時連想都不敢想的胖子大敵,回想以前種種,真是另有一番懷想。

媽媽,我真的愛您! To all mothers:


『你媽媽真有趣,下次活動要記得帶她來......不,不,不,要她帶你來才是。』

我把朋友的這一番說話在回程時再轉告母親,逗得她高興得不得了:『代我感謝你朋友請吃的鷄仔餅和靈芝糕呀。』一個下午,又綠豆雪條,又薰衣草雪糕,媽媽樂得有人與她一起談笑。

『又要替我拍照片?我拍照不好看,老是看不到眼睛。』於是她老人家把眼一瞪,反而變成了一臉兇相了。

『最起碼都要站在這紅紅綠綠的花兒旁邊拍一張照片呀。』總不成讓老人家跟我們一起蹲高趴低的造象。

『自然一點就好了......笑一個......來到百萬葵園,那有不拍一張大葵花的?』便算不過一盤盤立在餐廳門口的獨立大葵花,都是應景又窩心的.....何況,她/他們都已經是七八十歲的長者了,難不成要與他們到絲綢之路才拍?

『我們要多拍點照片才好。』我們都是女人,都怕老,都可以想像有那麼一天......。

『六點鐘要集合吃飯啦,別老在磨噌啦。』老人家都是守規矩的。

『得啦得啦,你先行,我們隨後便追上來。』我們才不管吃飯的事,足足在園內拍了半個多小時的沙龍照片。

『爸爸小心呀,別興奮過了頭。』女兒與老父居然在蝴蝶佈景下不停的跳上躍高,讓我們替他們拍開心大跳躍的沙龍。

可惜讓媽溜了去吃飯,不能拍到她在薰衣草與蝴蝶裝飾下的美姿。

人在得到別人的衷心尊重,支持及讚美的時候,是會特別美麗的,尤其是已經垂垂老爾的長耆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朋友母親的家訓:『我母親有次對的說:單看你那一位朋友斤斤計較,連在場的老人家都要算她費用,就知道此人並不好相處。』

『今天的飯菜很好吃呀。』知足常樂,讓媽媽可以在經歷多次的巨變下仍然露出可愛及天真的笑容。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普選

原來香港在選舉都不是那麼文明,守規矩,居然可在大庭廣眾之下互相指罵!

香港的公務員都只著眼於個人飯碗能否穩妥,有多少人是真正為了廣大市民的福祉!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親子

同班同學與十歲八歲的小朋友一起到大學旁聽中國散文的藝術論與創作,對大人小孩都是絕對的互惠互利的。

大家在概歎如今香港中小學生的中文程度低落之餘,可以考慮一下這個方法,只希望大學不要吝嗇這麼一點點予學生的便宜!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汶川大地震 Sichen eqrthquake in 2008.5.12

朋友中午回家吃飯,報告我們一個非常震撼的消息:『中國四川,我們在2007年末到過的地方發生大地震!』

今日,香港民政事務處的諮詢服務中心仍然放有這個計劃的捐款箱,而且亦定時有市民甚至職員捐款,雖然只是那麼一點點,聊表心意而己。

當然問題總是會有的,例如收到的善款未能好好利用等等。但是,有做總比不做的好,普通人,能夠盡一點棉力都是好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朋友從香港發到美國給我的呼籲,謹記不忘。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改 Correction

有些人,買了衣服回來,總得要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為那件衣服做點什麼。 於是,到最後,衣服都不是原來的樣子。

人呢,也同一個做法,初認識了一個新朋友,總是被對方不同於自己的一面吸引了,然後,日子久了,又會按自己的喜好要求,希望找到一個跟自己一樣的人。

可是,天下又那會有這樣的事?到得最後,總是失望而回 。

首相都要下台!

所以話呢,白高頓都要落台,民意是很重要的,那些做官的人,不要以為自己一人獨大,可以為所欲為,做什麼都得!

我剛剛工作過的地方,一個政府部門的主管人,自己都已經臨近退休年齡,五十多歲人了,家中亦有長者八十多歲,卻居然背地裡把市民說成是千歲人魔,甚至常常掛在口邊,可以想見,此人的個人操守若何了!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都會老,就算她退休後的生活有保障,生活富足,比許多平民百姓都好一點點,都不應該如此對待別人的,她自己都將會是千歲人魔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我中學時代參加一個徵文比賽時的題目,當時沒有獲得任何名次,甚至讓同學在壁報板前訕笑我的無能,不屑中文老師對我的過譽,卻讓我從此記著了這一件事情。其實許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身體力行?

齊心就事成,我倒很欣賞及期望他們可以組成聯合政府。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寫文章的人說 The blogger said

真開心又多了一個忠實讀者,朋友都沒忘記不時看一下我的網址,瞭解一下我的最新狀況。

不過每一次檢閱網址的意見時,都有一種戰戰競競,忐忑不安的感覺。既擔心自己可能寫得不好,讓被寫的人會不高興,又耐不住心中腦中的那一股氣,所謂不吐不快嘛,總想把所有自己認為應該表達一下的事實真象展現出較為正面的看法和力量。有時候在網址上看到有人發表了意見,真是既驚且喜,一方面又擔心是否開罪了別人。於是乎常常因為多想多慮而辛苦自己。總之各方好友如果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千萬要說清楚,不要讓誤會存在於好朋友中間。

歡迎各位好友們指教及提點,小妹一定盡力改正以達至完善。

越來越喜歡走在人叢之中,除了可以驅走一個人在途上的寂莫和孤獨的感覺,更加有進步的空間!做人如是,寫文章亦如是,總不能因噎費食的呀。

『不能因為一個人對你不好,令自己對天下人都生了芥蒂。』我總是常常溫言告誡朋友們。

此人不同彼人,此物不同彼物,朋友們要分得清楚才好。

I am so happy to receive some feed back to my blog from my friends. Dear friends have not forgot to read my messenges and try to know what I am doing in Hong Kong. I am trying to do my best and do not want to have any missunderstanding between all my best friends. I am now enrolling a course of chinese writing in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rying to upgrade my knowledgde and technique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ll positive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from my friends.

Improvement is longlasting in our live.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歷程 On the road....

人生有很多個不同階段,有人選擇面對,有人選擇逃避,方式方法而已。

People have different stage. Somebody chooses to face, somebody escapes. Suit themselves.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快人快語

「我就與其他團友多得這個香港. 小姐唔少...........

這是一個自私自利的香港. 小姐!! 她一人跟團到印度的目的只是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 用了區區一百多的港元, 就要迫全團人看她做show, 利用全團人(包括所有老人家)去保護她去完成她的私慾, 完全不理會她帶給身邊所有人的危險!! 啍!! Miss. Hong Kong, I'M SO SO SO SHAME ON YOU!!

就是因為她, 我們都有一個非常危險的旅程!!!!! 」

世上總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聱音,因為我們都因著過往的學養經驗而定是非,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信相,才能發揮互諒互讓的精神!

寫在母親節

弟弟走了,孫子不在身邊,母親不是不掛念的。只是,人生有太多的人為錯誤與無可奈何。

『既然不方便,我是不會再打擾他們的了。』82歲的母親說。

『如今做學生不容易,又要考試,又要補習,他們也忙呢。』我只好安慰她說。

只願快樂永遠伴兩個侄兒。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越南之北五天山水遊 Vietnam trip


還沒有離開香港領空到越南,入閘時又己經有人在排隊上飛機之前起了爭執,聽說是一起越南人呢。

如果山山水水可以洗滌人的心靈的話,世界是否可以更加和平一點?




『本地導遊說只要付他們每人二萬越南盾的小費就可以了。』可以,收小費的人卻表示兩個人合共需要五萬盾。

其實二萬盾折算港幣並不多,但基於服從與節省的理由,我們都按既訂預算付費。

可是,我心卻不無愧意。

想想剛才與船夫又說笑,又拍照的,狀甚親暱,一到他們拿出貨品要向我們推銷的時候,氣氛便馬上逆轉。到了要收小費的時候,又因為要吝嗇那麼一點點而生了異樣,再堂皇的理由,都不過因為各人的生計而已。

我們其實是以我們高度的交際技巧,欺侮了異地為生活而苦戰的純樸農民。他們也是當地的弱勢社群哪。


畢竟是一個過路遊客的身份,來到了越南人的家鄉,感覺是如此的不同。


停一停,息一息,好繼續向前行。



這裡有一千九百多個島,要登高才能望遠,辛苦從來都是有價值的。



這面看......






那面看.....居然是另一個樣子!




同房的團友心思細密,把酒店房間裡附送的芒果都帶來船上分吃了。可惜越南芒果原來不大好吃,白辜負了酒店的一番美意。






看過中國桂林的洞,又看過美國南部聖安東尼市的洞,再看這越北的洞,前塵往事,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個旅行團十四位,有七位是同一個屋邨的鄰居,常常一起參加旅行團:『我們現在都要帶孫子,有閑才能遊山玩水了。』這才是真正頤養天年,仍然有貢獻的長者呢。









可以住著有無敵大海景的房間二個晚上,真是何等的享受!





窗外就是沙灘和大海了,再加豐富酒店自助餐,有美味的越南河粉,又有笑意盈盈的長者談說。









平民百姓對歌劇院的興趣並不大,都提不起勁拍照。當然這裡不比法國巴黎,但是畢竟亦是一個有著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呢。










當地導遊對大教堂的歷史沒有多說,卻一再的提醒遊客:『夠小看了這兒的屋子,價格卻是不菲的。』成年人關心的就是房價,地價,生活的基本元素。因為,我們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的世界。









各位觀眾請留意圖片:小學生都用名牌呀!對不起,是A貨!

你以為外國人不用假貨嗎?在美國休斯頓的百貨商場,那些拿著翻板路易威登的有色人種才多呢。




越南人受法國文化的影響很深,例如那著名的法國長麵包,到處都看到,有擺攤子的,大多數卻是流動單車小販,而且沒有包紙,我只見過一兩次是用塑料袋包著的。

奇怪,他們自己卻懂得經常用口罩隔除污濁的空氣。


人物篇:羅先生

『我太太很神心的。』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望著老伴邁上一柱廟台階的背影喃喃地說。

都只因為她對家人至深至誠的愛呀。

她老伴後來跟我說:『伯伯以前是當小販的,如今把牌照讓給人家做生意,有空便替人家看檔,賺點零用。』七十多歲的伯伯,在山上岩洞來去自如呢。

『兒女都長大了,我也沒有什麼嗜好,要不是去佛堂做義工,就是打打牌消遣,再不就是與老伯伯一起去旅行。他呀,老說要去俄羅斯呢。』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人物篇:王太太的人參果

『我只不過是向她買了一個椰青解解暑而已,老闆竟然送我二個人參果!大家來分著嚐咧。』

『這就是人參果?』

『對呀,我家裡就有一株人參果樹。』後來回到香港,我亦有幸獲邀到她家的園子裡看看她自己的人參果樹。

王太太得到水果店老闆體貼的瑰贈而歡喜,倒並不是單純因為撿了小便宜,是因為那一份濃厚直接的人情味,與及一種被人家喜歡的感覺而已。人情是互相吸引吸引的主因。


人物篇:我的水果

晚飯前,在街上的水果攤買了二舍橙,一把紅毛丹,幾個山竹。

『看那標籤,橙是澳洲來的,不是越南貨。』她倒細心。

『你怎麼會沒有吃過紅毛丹的?』同房的室友好奇說。

『平常在香港水果店看見了,老覺得樣子怪怪的,總是提不起興趣買來吃嘛。』旅行就是為了嚐新,冒險。

吃著吃著那在越南攤販買的山竹,卻令我想起在香港工作時的另一個故事來。




多少英雄人物,都付笑談中。









本地人無論是在騎摩托車還是在街上走動,通通都戴上各式各樣的Mask,這種情況,只在香港的2003年底沙士發生時才看得見的恐怖現象。是因為當地的空氣實在污染,還是因為他們的公共安全意識濃厚?無論如何,當導遊在我們坐上三輪車時,默不作聲地遞上口罩時,我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可愛的三輪車夫,沿途看我不停的按動快門,他以為我是會家子,自動自覺的替我指點起各處的名勝和讓我替團友們拍照來了。誰不知我空拿著個不錯的照相機,卻是個攝影的門外漢,只會享受那一瞬間按掣的快感!對不起了!





人物篇之一:阿元

當地導遊名叫韓億元,是中國海南來的第三代華僑,廣東話算得上流利,許多香港式的道地方言都已經用得出神入化了。

我初次看到他,便發覺他比一般越南人看起來便祥和得多了。經過國家長期的內外戰亂,不知怎麼的,越南人的外接就是有一種兇相。都是因為過去的歷史把人的基因都改變了?


我聽了他幾天的旅遊指南介紹越南的風土人情,忍不住跟他說:『其實你的說話言語之間,每每都是:我們越南.....我們越南人.....已經完全融入這一個社會,成為這一個國家的人民了。』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可以成為圈內人,永遠比總是生活在圈外的人幸福得多。

『越南沒有文字,是法國人用拉丁文替他們創造文字出來的。』我抓破了頭,到現在都想像不出一個國怎能沒有文字,而沒有文字的國家,又是如何運作的?

沿途經過的地方,觸目都是NOKIA,SAMSUNG等等廣告字眼。

『越南人日常的生活最大開支,除了水電費,就是電話費了。』

『越南的房子都是廋廋長長的,人也都是廋廋長長的。』

聽說同團的長者都有政府發的"生果金",年紀輕輕的他不是不羨慕的:『越南人沒有退休制度,也沒有發給長者的任何福利金。』成年人都害怕老而無依。

『那裡有工作,我便到那裡去,跟著團友們,我就有吃的了。』說時平平淡淡的,卻令我不得不得思考他說話背後的意義。

『我原是住在西貢胡志明市的,因為那裡工作的競爭太大了,我便經常接河內的團跑到老遠工作,總比在家賦閑的好。只要有旅行團來了,我便跟著團友一起,最起碼都有吃的。』生活從來都是不容易的,何況他家裡還有個八歲的孩子。

『越南人並不難討老婆。』而且女人在越南,都會南粗活,不比男人的工作輕鬆。

人的命運與生活進程,會因著環境因素而成為既定的模式,這就是命了。

『出去了的越南人都不會回來。』

所以越南人到許多地方都要拿簽証。

『到香港,台灣都要簽証。』

工作經驗,讓他學會了公關技巧,為不可知的未來尋找多一點的機會......雖然是那未微末的。

『有機會來香港的時候,一定拜訪各位。』

把幾個男人的電話都記下了,就為了留一點點的聯繫。世界其實不大,地球是圓的,尤其是在科投發達,網絡世界打通了各個不可知的角落,把許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有志向的人不要吝嗇自己的努力。

旅程開始,我邀請他一起拍張照片留念,可能以前沒有太多人作這個舉動,他會有點不自然。為了增加導遊的專業行為,我又玩了一點小聰明,讓他知道我是會留心他說的歷史典故的。結果,他中了本人的大計,好好地為各位團友上了好幾堂有份量的課,小人奸計得逞,暗地裡樂了好久。

有一段長途汽車期間發生了一起意外,因為前面的小汽車突然往後退,我們的旅遊車司機身手算是靈活的了,仍然避不過而互相碰上了。司機下理論完,再上車向導遊說了一句什麼的,阿元先生便從褲子後袋拿出皮包,給了司機幾張鈔票。看到我一臉疑惑,他說:『借給他。』天真的我以為他說的是越南用語,意思是導遊要賠錢給對方司機,攪了半天才明白是導遊借錢給司機賠償給對方。

『在越南,交通意外是時常發生的。』這個我們一路上已經看到好幾次的交通意外了,其中一次居然是司機下車,用一把長劍刺向對方司機,而對方馬上身手敏捷,絕不含糊的的退到旁邊坐位閃避。

『慣例是若果大車碰小車,理虧的就是大車。』所以司機寧願自己賠錢了事,一方面不想擔誤行程,一方面亦不想上報公司而壞了自己的駕駛記錄。

天氣熱,團友們可以的話,都穿了短褲遊玩,七十多歲的老伯伯如是,不大顯老的婆婆也如是。一天早上,阿元終於按捺不住,對對王先生穿了中長褲的腿哇哇大叫:『有一次我帶團時穿了這種不算短的褲子和涼鞋,馬上給東南亞來的團友罵,說我怎麼敢穿了這種衣服妝扮工作。』說時還猶有餘悸呢。

為了工作糊口,各人都有不得已的自由損失了。

是因為不同的文化,讓許多人都有一種寬己嚴人的處理態度嗎?

終於在最後一天,旅程結束了,阿元可以穿了涼鞋送我們到機場。

有團友問:『這些沒花完的越南盾可否再兌回港幣?』

他面有難色地回答說:『昨夜回去後已把所有的現金都寄存好了,省得今天出來太早,有危險。』治安仍然是一個問題。


人物篇之二:卡佬人生Car Lo's driving life

滿瞼都是深刻皺紋的團友說:『我是個開貨櫃車的,以前沒留意,也不懂得要戴太陽眼鏡,日久眼皮臉上額頭,就此摺疊起來了。』生活的足印,就此記錄在每一個人的心上,瞼上。

『以前要他放假去旅行,硬是不肯,現在生意少了,才有這個閒空。』太太明說是投訴,彷佛在告訴你們:這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呢。

『我們都不過是屋邨師奶而已。』誰敢把這一撮過去為香港的繁榮安定已經及仍然作出貢獻的人物小看或輕視了?

人物篇之三:長者大群

『跟你一起拍張大頭相紀念。』為了攬點氣氛,也來逗逗老太太吧。

說時遲,那時快,我已經技法純熟的摟著老人家拍了一張二人大合照了。

『哇,你真好。』老人家得到別人的親厚尊重,特別高興。




人物篇之四:潘



『這個是男的還是女的?』朋友看了照片,竟然有此一問。

『這該就是水禾田了。』

小時候在鄉間,我倒是看過叔叔伯伯們在村裡空地上打禾的,水稻則只是在前往廣州火車上遙遙看見,沒想真的能在水稻之間,坐著人手扒的船穿越。

『那該就是芋頭吧。』都是勞動女人哪,對許多的田間植物都有認識。

『我女兒都唸完碩士文憑,在工作了。』

老人家其實當了好久的公務員,退休之後便遊山玩水,四處玩樂。

『我女兒說不要怕,只管問,所以我到了外國,還跟洋人跳舞呢。』自在人生,不是一定要讀書識字的。

『我在以前工作的地方,是最低職位的。』人不要妄自菲薄,過分的介意別人對自己的地位有什麼看法,才能真的活得自在輕鬆。



人物篇之五:芝與她的朋友
『快來替我們這三隻牛拍張照片。』

『你沒找著工作嗎?王先生有什麼好介紹?』

只有勞動人民才知道一份工作對人的重要,也會急著對弱小者作出幫忙。



人物篇之六:越式按摩的小費

『剛才替你按摩的女孩子很好,她要坐在你旁邊,因為我的手礙著她,她也不隨便把我的手撥開,竟然把我的手臂放到她的大腿中間,令我感覺很暖和舒服的,你等會可否多付她一點小費?』同團的老太太說。

想起剛才那女孩子也曾把我的頭擱到她的膝上好一會,其意似乎也是讓客人有一種安隱,受到照顧的感覺吧?人,其實都渴望有這一種感覺。


人物篇之七:長者

『爺爺快點來聽電話,做生意呀。』收到這種電話鈴聲,旁邊聽到的人都高興不迭。

對於長者來說,無論是貧是富,最窩心的,還是那天倫之樂,何況還是相隔千里而來的小兒聲音。

『我的衣服都夠多了,不必再給我買了。』話是這麼說,收到我從越南帶回來的禮物,八十二歲母親還是按捺不住女人愛美的天性,馬上把穿服穿上試新:『這個花樣是車上去的,不是绣的。』媽媽寶刀未老,果然是累積了數十年經驗的老車工呢。

人物篇之八:小人物摔交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事方式:

要離開酒店了,忙著趕車,一個人跑樓梯算了,冷不防有人清潔後沒弄乾,讓我結結實實的扒在地上,抬頭看見前面後面都各有一個清潔女工,就是只會漠然看著我自己站起來!

2010年5月2日星期日

二訪台灣 I have visited Taiwan for twice, in 1999 and 2001.

第一次到台灣,甫入境便大失所望。

為什台灣的機場如此簡陋陳舊?台灣的經濟是怎麼攪的?7台灣人並不窮啊,為什麼都沒有好好把市容和基建做得好一點?中國大陸的機場便進步得多了。當時我心裡就滿是疑惑。

日間在高低不平的街道上走,更加不是味兒:『怎麼這兒的衣服如此的土包子?』

在台北的街上,滿是穿流不息的摩托車,一個字:『亂。』

一個人在夜市隨便逛了一下,我趕快攔了一部計程,回酒店算了。

離開台北之前,我穿過了大百貨商場,溜到後面的小街,卻原來有許多日式及韓食的小店,感覺有如離開了複雜而進入寧靜。

第二次到高雄,一腳踏進那二十四小時都不關門的誠品書店,感覺又是不同了。

總是不明白:台灣人的讀書風氣是如此的濃厚,但是同時又會在法院當眾打架,在大學的公開論壇當眾搖腳,在外國某些地方又會如土包子般,又會有個如此不堪的陳水扁一家!

公共服務

『如果連買一份報紙的錢(六塊港幣)都賺不到,那他炒的是甚麼股票?』

『與其常常在圖書館早上開放時,與別人為了一份信服而生嫌隙,不如自己在家門口買一份私人持有的報紙,不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有第一手禎料了嗎?』

擔當圖書館主任的時候,我其中的一個責任竟然就是為了那區區六塊錢的報紙費而施展渾身解數,作出調停。

『如果連一台電腦,一部打印機都捨不得投資,而必須每天定時定候的早晚來諮詢服務中心與別人一起輪流借用公眾電腦,那他到底幹的又是什麼生意?』

『為什麼不?若然是在家中工作,電腦壞了便要自己找人來修理。相反,在這裡工作,有什麼不滿意,看不過眼的,可以馬上投訴,油墨不夠了,把聲一張,把手一指,工作人員便得馬上為他張羅,大氣都不敢吭一口。』

魚與熊掌,各有所好。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人臉

『在辦公室裡,每個人都是爾虞我詐,誰都不敢相信誰,那怕是二個人都有三個圈子哪。』曾經有一位同事說。

有人說:『二個人有三個世界。』

更加有人說:『一個人都有二個以上的不同世界。』

因為人性的複雜難解,往往是對錯的始作俑者。

『剛從加拿大回來香港做事,就讓人家排擠玩弄,說我是什麼加燦呢。』

後來換了組別,工作上手了,被公司升職加薪重用起來了,又讓前些時候的同事推許起來:『看不出你是如此的能幹呀。』

我只好悶聲大發財跑開了。

素食勞動節





『最高記錄是每人吃八碗....果皮煮的白米弼。』表妹說。

終於我吃了三碗,表嫂吃了五碗,表哥吃了不知道多少碗。

『應該超過了八碗, 打破記錄了。』表哥自己招供。

『連Lucas都好像吃了超過一碗。』婆婆表嫂說。

日本小孩可愛得不得了,就會東指西指,要外婆替他張羅。

『好鹹。』日本媽媽下多了調味,苦的大叫起來。

『那東風螺樣子的東西,連味道都像極了。』太好吃了,還有那濃得化不開的,一家人在飯桌坐在一起的諧協和濃情,把我這新相識的朋友都誘得舒服燙貼地黏在桌子旁,不願分別。

『下星期我便要跟著女兒到日子帶孩子,要三個月後才回來。』表嫂說。

『表哥要開始在家對著四堵牆了。』我們都擔心他呢。

一家人團聚了,另一家人又要各散東西了。

『我的小兒子還在澳洲唸書呢。』表嫂說。

『我的玩伴走了,你從越南旅行回來,記得時常約會我呀。』多謝表姑娘把惦記著我,沒把我當外人看。

一個下午,我們結伴參觀了在商場展覽的紙彫清明上河圖,到花園街看什架攤上的寶物,還有那25塊錢可以有二件的,印了可愛設計卡通公仔的,免收藏大晒冷Tee衣服。完成了在大家樂的下午茶攻略,表姑娘再導引我參觀全興隆香味四溢的燒豬。坐上他丈夫大人的七人大車,我們又舒舒服服的到了港灣豪庭的千色店買一部可以拉了到沙頭角買鷄,保溫又輕便的手拉購物車,再買了一件漂亮的,可以穿到大酒店吃自助餐的衣服,然後才各自去理髮及回家。

晚上,我把早上攤在床上沒有整理好的衣服什物通通收拾到箱子裡,再盤算到底可以把多少件我喜歡的衣服鞋襪帶到越南拍照?

2010年5月1日星期六

辦公室操守Displine in office

『怎麼你的皮包裡只有一百塊錢的?』

冷不提防她會有此一問,把我嚇了一大跳。同事竟然會乘我起座到前面傳真文件的時候,在我的位置下坐下來,從旁邊的手袋裡拿出皮包,再打開了往裡翻!

我的皮包,那怕是至親如家中的媽媽,弟弟,妹妹們,男朋友,都沒有被刻意查找過,如今卻如在房間沒穿衣服般讓一個陌生人闖入般。

『萬一你皮包裡放著行政總裁的照片,她該如何?』朋友說。

『我們是連家中二三歲的小孩都不讓他們翻大人們的手袋皮包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故事之二:英姐:『天津?山東?』American story No. 2:Ms Ying Tse, "Tinjin?Shantong?"

『祖籍山東,後來遷到天津居住,結婚,生兒育女。』

難怪性格爽朗直率,不拘小節。不過人情世故卻是非常老練的:『這人心好咀吧不好。』帶我去華人到的教堂,讓我融入社區,卻不忘提醒我要小心交朋結友。

她五十七歲了,有一個男朋友:『老頭妻子早死了,一個人怪悶的,天天就替她兒子媳婦開車接送孩子,又幫忙送蔬菜水果到雜貨店。』但對方不要再多照顧一個老人家了。

有朋友對她稍有微言:『聽說是跟丈夫一起來探老外女婿來的,不知為了什麼事情,中國也不肯回了,讓丈夫自己一個人回天津,女兒也不要管她,把她攆出來。』告誡我別要添麻煩。

同屋的女孩子卻說:『她對你倒是不壞的。』

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甚至多個故事,難得的是,彼此關心照顧。

回香港大半年,這位連字都不認識的,萍水相逢,只在馬路邊問路認識的老婦人,依然間中來電問候。

The poet, Mr. Cheng said, 鄭愁予先生說的:

文學講求的是:人與自然的融合。
Literature is :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e.

學會了最精妙的語言技巧,體會了人世間的種種人情物欲,經過洗鍊,再化成更發人深醒的說話,中間的過程和快樂,不足為外人道。
With the best technique of language, after feeling all the different wishes in the human beings, those becomes the deepest languages. The happiness during the pocessing, can't tell others.

所以先生名字的一個『愁』字,原來才是他個人的最大得著:『因為有這一個愁字,我才能寫詩。』
"Because of my name, sadness, I can write so many good poems in the past time," the poemer, Mr. Cheng said.

大隱 Hiden in the City

大隱隱於市?

因為新認識的朋友喜歡上facebook而令我學會使用,發覺真係好好,可以讓所有喜歡的朋友同時知道自己的近況,有時加入談論一下,把所有人與人之間的矩離都縮短了,真是天涯若比鄰。

科技如果運用得宜,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我這些讀語言文學的人,除了修養身心,根本不能經世致用,真是怪得要連田都沒有得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