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在鬧市閒逛,甫步出商場,只見街上黑壓壓的,全擠滿了無所事事的人。
『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其實不高,屋子小,大多數平民百姓空餘時間都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只好在街上溜連了。』我又何償不是?
『偏偏又常常有人惡意地擲下漒水彈什麼的,常常傷了人。』社會充滿了戾氣,怨憤呀!
『還是快離開此地吧。』說的也是。
所以本人常常都只挑人流較少的地方去,有時就在咖啡店消磨空餘的時間。
晚飯時,朋友不時要接聽電話。
『對不起,自己做生意,是沒有下班休息的時間的。』
『才不呢,你有自的事業,我只是一名打工的,羨慕還來不及呢。』
人要生活得有意義和充實,也不是容易的。
話分兩頭,有人的地方,才有較多的機會和創意。即如在上海,環保工作和圖書館借書程序就比香港更進步了。
『澳門和加拿大也是早早實行了。』朋友告訴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